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一种新的容错控制方法

李秀平  靳蕃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容错控制方法,故障检测由神经网络构成,而容错控制器则采用模糊逻辑进行设计。该方法对难于精确建模的对象和过程特别适用,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非线性对象。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益平,汤天浩,李杰仁;一种新型集成智能传感器的容错控制方法[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王敏,臧曙,周东华;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容错控制[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4年04期
3 王丽荣,甘永,徐玉如,万磊;滑模观测器在水下机器人推力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吴守宪;模糊控制器的应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5 梁天培,周其节,毛宗源,于德江;模糊控制器的优化设计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5年04期
6 魏海平;建立在神经网络基础上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7 ;模糊逻辑简介[J];电子产品世界;1997年01期
8 薛家祥,黄石生,余英林;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的软硬件技术[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8年06期
9 罗远秋,朱威同,刘洪松;模糊神经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山东电子;1999年02期
10 李玉翔;用组合模糊控制器实现液压缸位置调节[J];机床与液压;2001年03期
11 周豪进,窦金生;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12 霍志红,唐必光,张志学;PID参数的模糊整定[J];电站系统工程;2002年02期
13 鲁斌;逻辑神经元研究综述[J];微机发展;2005年11期
14 周善琼;改进型的二段法自动模糊推理算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85年04期
15 韩慧君;蒋馥;;群体决策支持系统中一致性处理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16 胡寿松,范存海;基于KX容错观测器的可靠控制系统设计[J];控制与决策;1994年06期
17 吴连伟,秦勇;工业控制系统中的模糊逻辑─—综述[J];计算机仿真;1995年04期
18 刘桂英,粟时平;模糊逻辑在有源电力滤波器智能控制中的应用[J];电气开关;2003年01期
19 王敏,高翔,李宏伟;模糊逻辑及遗传算法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2003年S2期
20 张宇声,孙丰瑞;基于解析冗余的容错控制——控制率重构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建岭;田边;王磊;戴冠中;;基于相关传感量的多传感信号模糊推理方法[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2 胡凌云;孙增圻;;基于模糊逻辑的双足轨迹生成算法[A];2004中国机器人足球比赛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牛瑞燕;赵曜;;模糊逻辑在内模控制中的应用[A];200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1年
4 殷波;孟庆春;庄晓东;;基于模糊逻辑的多机器人系统智能学习方法[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周斌;田地;权勇;李文印;;模糊传感器在集气管压力控制上的应用研究[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郑艳杰;郑艳玲;张万颖;;基于模糊自适应过滤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性分析[A];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模糊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郭大猛;赵丽娟;戴丽;刘杰;;混凝土泵车臂架逆运动学模糊求解及仿真[A];第四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刚;;模糊逻辑用于蓄电池技术状态检验[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9 何磊;戴航;戴冠中;;模糊神经网络辨识方法及其在非线性系统建模中的应用研究[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10 郭晓林;曹军海;贾小平;;模糊状态估计在机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高云;大型船舶航向/航迹智能容错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许域菲;近空间飞行器非线性容错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 金小峥;基于自适应技术的分布式系统容错控制[D];东北大学;2010年
4 王德军;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赵峻;基于学习方法的非线性系统主动容错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 黄鹤;几种网络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测与容错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7 尹作友;基于模糊模型的非线性系统容错控制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顾洲;几类时滞系统的容错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杨浩;混合系统的容错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关威;基于LMI技术的受限系统稳定性分析与容错控制[D];东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应峰;基于逆系统多模型主动容错控制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郑叶飞;基于模型的集散系统智能化容错控制[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3 蔡海鹰;散货码头集散控制系统的容错控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4 任俊超;广义系统的容错控制[D];广东工业大学;2003年
5 杨虹;时滞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冯冲;串级系统主动容错控制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史运涛;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在电厂热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8 石桂芬;多移动机器人编队容错控制与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贾童扬;一类线性随机系统的满意容错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洪晓锋;切换系统的容错控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富春 孙增圻;计算智能技术[N];计算机世界;2001年
2 詹膑 罗杨;以多变量为基础的现代智能控制[N];光明日报;2000年
3 ;模糊计算不“含糊”[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尹君 林华;模糊技术步入生活[N];山东科技报;2000年
5 秀译;西班牙设计出无人驾驶汽车[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