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学调查
【摘要】:为了解河南省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感染的流行情况,对河南省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和郑州市5个地区24个奶牛小区的538头奶牛随机采血,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血清抗体,结果显示24个奶牛小区均有抗体阳性牛,场阳性率为100%,其中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抗体阳性率最高的牛场阳性率为84%,阳性率最低的牛场阳性率为26.67%。538头奶牛有319头为IBR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9.29%,表明该病在河南普遍存在。
|
|
|
|
1 |
贺晓龙;韩志辉;;青海省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学调查[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2 |
朱战波;;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与防治[J];兽医导刊;2011年01期 |
3 |
张桂红,童光志,王柳,仇华吉,赵晓岩,张绍杰,于力,刘宝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TK基因缺失株与野毒株PCR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1999年05期 |
4 |
艾玉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研究进展[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年06期 |
5 |
葛兴农;;奶牛霉形体病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的诊断过程及认识[J];畜牧兽医杂志;2010年02期 |
6 |
彭万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研究进展[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81年03期 |
7 |
仰惠芬,李昌琳,封启民,张瑞珍,杨冰清,李卫;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分离[J];中国动物检疫;1982年00期 |
8 |
贺荣莲;杜坚;黄峻;徐丽华;罗运瑞;;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隐性感染母牛分娩后的排毒[J];广西农业科学;1987年03期 |
9 |
吴时友,宫云浩,孙书华;用M_(13)克隆系统建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基因组无性繁殖系[J];中国动物检疫;1989年05期 |
10 |
饶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兽医导刊;2008年10期 |
11 |
颜邦芬;陈锃;张书环;林祥梅;陈颖钰;晁彦杰;李德学;宋念华;陈焕春;郭爱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G蛋白的表达及gG-ELISA的建立[J];生物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
12 |
刘左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10年08期 |
13 |
李继昌,童光志,仇华吉,薛强,周艳君;6株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ICP4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3年02期 |
14 |
孔繁德;徐淑菲;周斌华;陈信忠;谢明星;龚艳清;王景明;郑征;陆承平;;进口奶牛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动物检疫;2006年04期 |
15 |
耿德春;李志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诊断技术[J];养殖技术顾问;2009年05期 |
16 |
吴时友,吴明杰,宫云浩;应用~(32)P标记核酸探针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研究初报[J];中国动物检疫;1987年04期 |
17 |
高其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88年02期 |
18 |
杨娟;支海兵;;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奶牛;2007年08期 |
19 |
彭万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J];动物医学进展;1981年03期 |
20 |
李兆利;薛飞;朱远茂;;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B蛋白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