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莫惠栋;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Ⅰ.遗传组成和主基因基因型鉴别[J];作物学报;1993年01期 |
2 |
孙志强;自交作物群体的遗传组成分析[J];遗传学报;1987年05期 |
3 |
龚友才,郭安平,刘伟杰;红麻杂种一代及其亲本的遗传组成与配合力分析[J];中国麻作;1998年03期 |
4 |
卫云宗,乔蕊清,谢福来,刘玲玲,宁东贤;旱地小麦F_1代主要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1998年03期 |
5 |
柳家友,董家璞,贾延钊;玉米新品种豫玉31的遗传组成及主要特性[J];作物杂志;2001年01期 |
6 |
杨焜正,李海明;“九五”国家审定的甘蔗品种系谱[J];甘蔗糖业;2001年04期 |
7 |
杨勇,潘学彪,陈宗祥,王子斌;基因工程技术在水稻育种中应用的一些思考[J];江苏农业研究;2001年02期 |
8 |
许琦;王彩萍;刘春雷;徐杰;黄峰;尤明山;李保云;刘广田;;利用SDS-PAGE分析我国小麦品种的HMW-GS组成与分布[J];西北农业学报;2007年01期 |
9 |
克·蒙·杜什,张竹青;辣椒的遗传组成[J];辣椒杂志;2003年04期 |
10 |
莫惠栋;;随机交配群体的遗传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86年02期 |
11 |
林日坚;;我国自育甘蔗品种系谱的遗传分析[J];甘蔗糖业;1987年07期 |
12 |
李盛贤;;文摘[J];中国甜菜糖业;1989年05期 |
13 |
关荣霞;秦君;胡静深;陈为秀;常汝镇;刘章雄;邱丽娟;;优良大豆品种合丰25的遗传组成[J];作物学报;2009年09期 |
14 |
N.W.Galway;J.Riri;田有凤;;昆诺阿藜在英国的生产进展[J];草原与草坪;1985年06期 |
15 |
韩作农;;美国力克斯兔的毛色及其基因型[J];浙江畜牧兽医;1986年01期 |
16 |
汤陵华;佐藤洋一郎;森岛启子;;亚洲栽培稻两大亚种之间同工酶基因型的主要区别[J];中国水稻科学;1989年03期 |
17 |
张白鹿;沈相俊;金道俊;李文用;申秀吉;韩虎龙;王立国;王立军;鄢德友;;牛血液型研究(Ⅳ)——关于建立种公牛的血型档案[J];中国牛业科学;1990年02期 |
18 |
杨晓辉,胡道芬;影响大麦花药培养因素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1年01期 |
19 |
王云月;;三个水稻品种抗瘟性基因分析鉴定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
20 |
王纪华;王树安;吴庚勇;;不同粒重型小麦的源性状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S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