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加工理论的演变
【摘要】:
<正> 从关于阅读的经典理论,到近些年的连接主义理论,语音在词汇加工中的作用问题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从历史上看,认知问题常常处于一种矛盾的境地,出现了“预加工(prepositional)对双编码”、“平行加工对系列加工”、“网络的对‘特征-组’语义记忆”的争论。这样的结局导致语音加工象钟摆一样从一个观点到另一个观点。而在最近15年,钟摆似乎停留在了语音加工的两个通路问题上。下面就涉及语音加工的通路问题的各种理论的演变作一系统地阐述。
|
|
|
|
1 |
李秀红;杨德胜;静进;郑娟;罗丹;王馨;李雁芸;黄敏园;张晓岚;;粤语与普通话大学生的普通话语音加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7期 |
2 |
戚建林;;家长“语言暴力”的心理分析[J];大众心理学;2006年11期 |
3 |
王淞;李荆广;刘嘉;;阅读能力个体差异的遗传基础——双生子研究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9期 |
4 |
白锋宇;;如何促进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J];大众心理学;2007年12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