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觉醒还是逃避:躺平问卷编制及相关心理因素

李帅  赵伟  龙沛欣  董秋雅  孙铃  
【摘要】:为探讨当下社会热点现象“躺平”,探索其内在维度,编制一份适合青年人的“躺平”问卷。基于文献综述结果,结合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编制初始问卷,分别选取272名被试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选取163名被试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对总体435名被试进行问卷信效度检验、群体差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探索“躺平”与自尊、成就动机以及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躺平”量表共有12个项目,包含“觉醒躺平”和“逃避躺平”两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两维度模型拟合良好。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躺平”与自尊、成就动机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躺平”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在今后相关研究中作为“躺平”行为的测量工具。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J.A.Keats,陈富国;Rasch的测验理论[J];心理学报;1990年03期
2 郭小军;罗照盛;;基于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的心理测量学模型及应用[J];心理学探新;2019年05期
3 戴海琦;宋宜梅;;基于认知诊断的被试类比推理测验行为分析[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4 岳童;黄希庭;;关注自身得失对朋友得失共情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16年06期
5 陈晓;高辛;周晖;;宽宏大量与睚眦必报:宽恕和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J];心理学报;2017年02期
6 彭小凡;刘哲佳;訾非;;成就动机状态投射测验的初步编制[J];心理研究;2011年05期
7 刘金平,王金娥;心理学研究的单一被试设计评价[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麻珂;;虚拟手错觉的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和荷兰被试为例[J];心理研究;2021年03期
9 吴鹏;肖黎;姜沁培;张家铭;;得失框架下时间和风险对跨期选择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16年06期
10 王海璐;刘兴华;;开放监控冥想的特定影响效果[J];心理科学进展;2017年08期
11 高旭亮;汪大勋;韩雨婷;蔡艳;涂冬波;;可修改答案的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研究[J];心理科学;2017年03期
12 高旭亮;涂冬波;王芳;张龙;李雪莹;;可修改答案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16年04期
13 陶维东;黄希庭;张慧;凤四海;刘强;陶晓丽;谢超香;李红;孙弘进;;被试自身人手初始状态对心理旋转加工的影响:眼动研究[J];心理学报;2009年01期
14 赵志裕;区颖敏;陈静;;如何研究社会、文化和思想行为间的关系?——共享内隐论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贡献[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08年01期
15 张桂华,焦志安,薛继芳;不同专业大学生的CPI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年03期
16 张田;傅宏;朱婷婷;;“善待宽恕者”还是“报复非宽恕者”:基于博弈范式对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行为动机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年03期
17 黄文胜;;单个被试研究方法[J];应用心理学;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文书锋;俞国良;董妍;侯瑞鹤;;研究生师生关系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大根;王洁瑜;;成就动机与自我解释训练在初中数困生解应用题中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工业心理分组报告[A];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魏源;;多维焦虑评估量表的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蒋索;邹泓;;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发展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徐祥刚;高翔;;空中交通管制学员心理复原力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高娟;游旭群;;空勤人员安全氛围评价工具的因素分析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陈阳;施俊琦;王明姬;王垒;刘霞;;消费者独特性需求量表的修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戴海崎;周骏;刘声涛;;认知诊断两大基础研究及其发展述评[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李晓静;刘雯萱;梁敏莹;张维;;面孔吸引力对赠礼行为意愿及其礼物价格估计的影响机制[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21年
11 郑阳;贺金波;仇雨亭;;双重干预网络游戏障碍的鲁莽冲动和奖赏敏感冲动的效果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21年
12 肖丹鹤;葛操;;网络受欺凌个体的情绪注意偏向及注意偏向训练的干预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21年
13 秦泽杰;冉德育;王相珍;任衍具;;统计规则调节快乐面孔的注意捕获[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21年
14 董天天;孙俊才;;“真与美”微笑真实性对面孔吸引力评价的影响[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21年
15 王敏;麻珂;;化身虚拟老年人对主观年龄和认知功能的影响[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21年
16 赵凡瑜;黎卓承;王玉婷;王钟慧;李庆功;;家庭防拐教育对3-5岁幼儿抵制诱拐行为的影响[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C];2021年
17 于美琪;卢家楣;王淑茵;;受害者对冒犯者共情还是反共情?宽恕的中介作用[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C];2021年
18 严晨毓;王海敏;周建文;李峙;;运动学习中情境线索的作用如何随时间变化[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C];2021年
19 林震;龚明亮;;视觉拥挤和整体知觉共享一个注意机制吗?[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C];2021年
20 康静;李城林;Werner Sommer;曹晓华;;面孔左侧偏爱的异族效应:来自高加索被试的证据[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C];202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佳;自我参照对奖赏加工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2 刘娟;自我欺骗的消退机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3 徐雷;催产素对积极和消极社会线索的行为偏向的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高红丽;智能讨论系统中的适应性认知多样性对讨论效果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5 杨桐;海洛因戒除者对毒品使用后果的控制感错觉[D];浙江大学;2018年
6 李志爱;社会互动情景下群体内疚的心理和神经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7 李璜;死亡提醒对吸烟者吸烟态度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刘成伟;面孔表情和面孔性别信息交互作用加工机制及发展特点[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9 郭小军;速度、准确率及其权衡[D];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10 张田;“得寸进尺”还是“适可而止”[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1 韩磊;认知自主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2 陈浩彬;智慧德才兼备理论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3 刘声涛;几何类比推理测验用于认知诊断的可行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14 张乐;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5 陈欢;类别学习中的文化差异[D];中南大学;2010年
16 王丽君;错误后调整效应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探究[D];西南大学;2017年
17 李鹏;社会责任感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8 王延松;符号空间位置对音高判断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19 高旭辰;公众对他国内隐态度的激活与转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0 苏艳华;成功与失败限制性饮食者抑制控制力的脑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晓琴;相似或不相似分心任务对无意识决策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吴文燕;抑制控制在视觉观点采择中的作用[D];深圳大学;2019年
3 史亚欢;被试性别调节催产素对眼睛注视方向知觉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4 王晨艳;选择盲的认知机制及发展:表征不足或提取失败[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5 冯彤;“良言”与“恶语”能让人体验到温度吗?[D];江苏师范大学;2016年
6 许珍珍;奖赏对注意选择的影响及其机制[D];西南大学;2019年
7 程帅;智能手机依赖者对其依赖源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8 冯仲;需求满足对玩家体验和情绪修复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9年
9 张飘;不规则的被试群体对IRT锚测验等值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10 熊咪咪;中国人的谦虚及其与智慧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11 周琦;面孔加工“同龄效应”的民族差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9年
12 董硕;面孔吸引力加工的认知偏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13 刘颖;自尊在竞争合作情境下对留守经历大学生控制感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14 刘洋云;族际沟通中听众态度对“言即信”效应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15 于艳丽;微笑表情对女大学生异性面孔吸引力评价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9年
16 袁涤;催产素对合作的作用及其脑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17 郑艺璇;儿童期心理受虐对初中生认知偏向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18 胡燕艳;语音环路与视空模板在迷宫寻路行为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19 刘晓宇;身体不满对理想体形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D];鲁东大学;2019年
20 杨文丽;安全感对认知偏向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