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县地区团山子组风暴沉积
【摘要】:本文研究了蓟县地区长城系团山子组中发育有碳酸盐风暴沉积,并将该组风暴岩划分为3种主要的剖面结构类型,其中包括风暴作用叠加在波浪作用之上的类型。该组风暴沉积主要形成于正常浪基面附近的缓斜坡带上部。
|
|
|
|
1 |
滇西实验场地震地质考察组;云南大理地区发现古地震遗迹[J];地震地质;1983年01期 |
2 |
李汉民,陈文彩,黄振明,王祥银;安徽怀宁团山浅变质岩系的地质时代[J];资源调查与环境;1983年02期 |
3 |
刘祥;松花江中游(吉林北—陶赖昭)一带新构造运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3年04期 |
4 |
林天瑞;林焕令;周天荣;;江苏昆山寒武纪三叶虫的发现[J];古生物学报;1983年04期 |
5 |
严钦尚;论滨岸和浅海的风暴沉积[J];海洋与湖沼;1984年01期 |
6 |
庹文理;“挡风云”及其在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1984年09期 |
7 |
仇洪安
,应中锷
,杜森官
,沈先钰
,李昌文;安徽泾县北贡—贵池华庙口一带晚寒武世地层[J];地层学杂志;1985年01期 |
8 |
张国栋,王益友,朱静昌,颜建平;现代滨岸风暴沉积——以舟山普陀岛、朱家尖岛为例[J];沉积学报;1987年02期 |
9 |
侯生秀;安徽铜陵发现火山碎屑岩[J];地层学杂志;1987年01期 |
10 |
吕炳全,韩昌甫,郑世培;北部湾涠洲岛晚更新世风暴沉积[J];科学通报;198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