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浅谈新课改形势下的“数学阅读”

许青春  
【摘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学模式形式多样,最终落脚点都要落实到学习高效上,数学阅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正确理解其特点、作用、方法,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多反思、多创新,相信课改的成果一定是丰硕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道平;;中职生数学阅读能力对其个人发展的影响[J];西北职教;2007年06期
2 张亮;;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3 董树生;;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素质[J];交通职业教育;2003年01期
4 伍温龙;;从数学中考谈数学阅读的重要性[J];校长阅刊;2006年04期
5 陈国英;;关注数学语言形式 培养数学阅读能力[J];中学数学月刊;2008年06期
6 陈建伟;;走进教材 培养数学阅读能力[J];吉林教育;2008年31期
7 沈静;;谈谈数学阅读[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8 马在峰;;为数学阅读而喝彩[J];数理化学习;2009年07期
9 陈俊学;马在峰;;为数学阅读而喝彩[J];数理化学习;2009年08期
10 郑娟;;数学学习如何“读”占鳌头[J];成功(教育);2010年01期
11 韦生农;;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30期
12 祁正宁;;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0年10期
13 郑立荣;;浅谈“初中生的数学阅读品质及培养”[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10期
14 杨袁兵;加强数学阅读教学的思考[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5年03期
15 卜以楼;;让数学阅读成为教学的基本环节[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年22期
16 李家超;;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08年09期
17 刘先德;毛光寿;;从高考试题看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福建中学数学;2008年08期
18 吕玮;;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16期
19 章玲君;;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构建全新学习空间[J];新课程(小学);2010年05期
20 柯韩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文挺;;在探究中学习化学——浅谈新课改的一点体会[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2 宁云莲;;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创新教育[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柯文挺;;在探究中学习化学——浅谈新课改的一点体会[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4 苏喜梅;;浅谈数学新课改[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5 李大勇;;去除浮华 留住真实——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杨智;;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让语文课更加充满活力[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7 张俊华;;适应新课改要求 构建和谐政治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8 叶金娣;;中学图书馆为新课改服务的探索[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郭伟章;张凤霞;;新课改实施中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及其对策[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10 蔡怀昱;;浅议实验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详;高效率学习中情绪干扰抑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万伟;亦续亦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范广辉;“数学史——探索”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及其实施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建玲;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教学的实践探索[D];苏州大学;2008年
2 赵丽;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江华;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海云;新课改背景下“两极教师双发展模式”探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康颖卿;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课堂秩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肖弋;论“英特尔~@未来教育”在新课改教师培训中的运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魏磊;新课改条件下课堂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8 胡海艇;促进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剑锋;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海;新课改下湖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内容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小伟;“新课改,你说我们该听谁的”[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胡国雄;新课改,也可在静中求“活”[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王庆环;怎样看待新课改中的难题[N];光明日报;2004年
4 李如一;新课改“新”在何处?[N];伊犁日报(汉);2005年
5 实习生 刘丽萍 记者 毛传来;我省48个县小学初中实行新课改[N];浙江日报;2003年
6 记者 崔晓玲;云南力争今秋启动高中新课改[N];昆明日报;2009年
7 杨理锐;云南今秋拟启动高中“新课改”课程分八块[N];中国改革报;2009年
8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覃立;新课改不能忽视国情[N];中国体育报;2009年
9 朱浩;云南施行新课改方案[N];中国改革报;2009年
10 赵婀娜 张晶 吴佳文;新课改后,复读风险有多大[N];人民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