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姬塬地区长4+5油藏成藏期次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陈芳萍  石彬  李荣西  王敏  
【摘要】: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储集层砂岩成岩作用及其自生成岩矿物形成序列分析基础上,研究了成岩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代表的成藏期次。结果表明,长4+5储集层砂岩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溶解作用和裂隙作用等。成岩矿物主要为自生石英、钠长石、白云石、方解石和黏土矿物等。根据流体包裹体所在寄主矿物的形成时间序列,识别出了3期流体包裹体。研究认为,第1期流体包裹体是沉积有机质演化早期阶段形成的含有机酸流体产物,与油气成藏事件无关;第2期油气包裹体为大量无荧光沥青包体,代表了早期油气藏被破坏后的残余物,记录了早期的一次油气成藏改造事件;第3期油气包裹体特征与孔隙吸附烃特征相同,是现今油气藏形成过程的记录,其分布在钠长石、硅质和钙质等大量晚期胶结物中,说明晚期成岩作用与油气大量注入同期发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芳萍;石彬;李荣西;王敏;;姬塬地区长4+5油藏成藏期次的流体包裹体证据[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4期
2 田亚铭;施泽进;宋江海;吴晓明;高翔;洪成云;;鄂尔多斯盆地宜川-旬邑地区长8储集层碳酸盐胶结物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邓秀芹;付金华;姚泾利;庞锦莲;孙勃;;鄂尔多斯盆地中及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与油气勘探的突破[J];古地理学报;2011年04期
4 王艳琴;雍云乔;任小庆;;麻黄山西区块长6~2油层组沉积相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1期
5 公繁浩;鲍志东;范正平;伍星;刘丽;;自生绿泥石对砂岩储集层影响的新认识[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4期
6 吴小斌;侯加根;孙卫;雷甜;;基于层次分析方法对姬塬地区流动单元的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郑荣才;牛小兵;梁晓伟;王成玉;辛红刚;;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延长组原油性质与来源分析[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8 赵俊兴;申赵军;李良;王峻;王峰;曹志松;;大型内陆拗陷湖盆层序结构充填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J];岩石学报;2011年08期
9 田亚铭;施泽进;宋江海;吴晓明;高翔;;宜川—旬邑地区长6~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特征[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梁宇;任战利;王彦龙;史政;;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延长组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2期
11 王羲;旷理雄;高攀峰;;坳陷湖盆斜坡带辫状河砂体分布与有利目标预测——以陕北绥靖油田延长组长213为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4期
12 刘良刚;罗顺社;伍媛;刘启亮;;鄂尔多斯盆地冯地坑-洪德地区延长组长4+5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1年01期
13 范德楠;;陕西王盘山地区三叠系长4+5油藏特征及有利区预测[J];辽宁化工;2011年07期
14 朱晓燕;李建霆;刘军锋;马春林;冯三强;张敦华;;子午岭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年03期
15 付文耀;刘春武;刘丽丽;王俊英;;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延长组长6_1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7期
16 周静萍;汤军;周晓阳;;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延长组长8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1年04期
17 张国东;于波;蔺彦芳;王泉波;;鄂尔多斯盆地西区油田旦巴区长4+5储层沉积微相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0期
18 丁晓琪;张哨楠;谢世文;易超;熊迪;;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中生界成藏系统[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2期
19 庄一鹏;郭西峰;付斌;;鄂尔多斯盆地盐定地区长8时期物源分析[J];西北地质;2011年02期
20 钟金银;何苗;周韬;黄浩;;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长8油层组碳酸盐胶结物成因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鑫;;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低渗储层测井响应特征[A];湖北省石油学会测井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廖建波;刘化清;林卫东;冯明;王宏波;;鄂尔多斯盆地山城-演武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8低渗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侯林慧;彭平安;张文正;;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李凤杰;王多云;陈践发;;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及岩相古地理[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刘化清;王新民;付金华;冯明;王宏波;廖建波;房乃珍;程玉红;;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有利勘探领域分析[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冯明;刘化清;王宏波;白云来;廖建波;;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环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物源分析[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郭彦如;刘化清;李相博;完颜容;廖建波;;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层序地层划分初探[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谢渊;王剑;谢正温;王生朗;李春玉;罗建宁;;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长2、长6、长8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形成[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罗静兰;刘小洪;张三;李博;林潼;白海强;;成岩作用与油气侵位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砂岩储层物性的影响[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武明辉;张刘平;罗晓容;毛明陆;杨飏;;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中生界主力储层流体作用期次分析[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县超;鄂尔多斯盆地吴定地区晚三叠世早期的沉积环境与古地理演化[D];西北大学;2009年
2 庞军刚;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史家畔地区延长组储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李克永;鄂尔多斯盆地富黄探区延长组沉积体系与储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邓秀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大型岩性油藏成藏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袁珍;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三叠统油气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邱欣卫;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D];西北大学;2011年
7 窦伟坦;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储层特征及油藏成藏条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8 冯兵;鄂尔多斯盆地自然电场及石油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夏青松;坳陷湖盆浊流、地震事件沉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10 邱欣卫;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红;鄂尔多斯盆地马家山—王洼子地区长6_1、长4+5储集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邱欣卫;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凝灰岩夹层特征和形成环境[D];西北大学;2008年
3 潘增耀;胡尖山—姬塬地区延长组长6沉积相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4 杨金龙;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5 石彬;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刘超;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晚三叠世延长期原盆恢复[D];西北大学;2009年
7 范萌萌;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沉积相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赵宏刚;子北油田上三叠统延 长组沉积体系与油气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3年
9 黎荣剑;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2-3油层组沉积相与油气聚集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10 王卓卓;鄂尔多斯盆地劳山地区延长组长2及长6油层组沉积相与储层地质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绪凯 陈涛;宁东油田延长组喜获工业油流[N];中国石化报;2011年
2 特约记者 谭晔;专家把脉鄂尔多斯盆地[N];中国石油报;2003年
3 江其勤;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天然气勘探潜力可期[N];中国石化报;2011年
4 姜亭 李金超;铜川探获25米厚油页岩层[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5 特约记者 吴波 通讯员 文珊;靠三件“传家宝”找油[N];中国石油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窦涛;“聚水盆”发现前后[N];中国矿业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田雪莲 于德福 本报特约记者 夏鹏 郝晓红;水润鄂尔多斯[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8 特约记者 袁伟 记者第广龙 通讯员 秦伯平;甩出去打下去[N];中国石油报;2006年
9 胡荣华;天津地热集中回灌助于回补[N];中国矿业报;2007年
10 记者 谢宏;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项目成果丰硕[N];大众科技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