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辽东湾地区天然气成因类型

田金强  邹华耀  徐长贵  庄新兵  李楠  
【摘要】:根据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组成以及伴生凝析油的轻烃参数等资料并结合地质背景,确定了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并分析其成熟度与来源。研究表明,辽东湾地区已发现的天然气以湿气为主,根据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可划分为油型气和偏腐殖型气2种成因类型,分别对应于Ⅱ1型和Ⅱ2型有机质。油型气主要分布在JZ21-1、JZ25-1和JZ25-1S油气田,偏腐殖型气主要分布在JZ20-2油气田;油型气主要源于有机质热成熟度0.6%~1.1%的烃源岩,偏腐殖型气主要源于有机质成熟度1.1%~1.3%的烃源岩;辽东湾地区有机质热成熟度大于0.6%的烃源岩均可作为有效气源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纪国法;毛凯;刘东;莫健珍;陈勇;;含非烃类气体偏差系数修正方法对比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0期
2 赵虎;;新疆油田火成岩气层识别方法[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3 田金强;邹华耀;周心怀;徐长贵;姜雪;郭珍;杨元元;;辽东湾地区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与油源对比[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马行陟;庞雄奇;孟庆洋;姜福杰;;辽东湾地区深层烃源岩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2期
5 于开平;;辽东湾旅大地区古近系成岩作用与储集层孔隙关系研究[J];地质与资源;2011年03期
6 曹佳佳;任彬;谭成仟;张铭;李亚军;;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天然气层方法的研究——以印尼RIPAH油田为例[J];国外测井技术;2011年03期
7 田金强;邹华耀;徐长贵;杨元元;;ETR在严重生物降解油油源对比中的应用——以辽东湾地区JX1-1油田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7期
8 许国明;孔德秋;袁洪;石国山;;米仓山前缘隐伏构造带天然气勘探前景[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1年03期
9 袁立忠;轩义华;汪瑞良;秦成岗;全志臻;;珠江口盆地番禺天然气区珠江组高速泥岩盖层及其分布综合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7期
10 李艳霞;赵靖舟;李净红;;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气藏成藏史[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1 李作臣;;奈曼凹陷奈1区块CO_2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2 何家雄;祝有海;马文宏;龚晓峰;;南海北部边缘盆地N_2分布富集特征及成因类型判识[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年03期
13 杨海军;朱光有;韩剑发;武芳芳;吉云刚;苏劲;张海祖;王宇;;塔里木盆地塔中礁滩体大油气田成藏条件与成藏机制研究[J];岩石学报;2011年06期
14 张水昌;朱光有;杨海军;苏劲;杨德彬;朱永峰;张斌;崔洁;;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油气相态及其成因分析[J];岩石学报;2011年08期
15 吴小奇;黄士鹏;廖凤蓉;李振生;;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及侏罗系煤成气碳同位素组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年04期
16 郭仲军;刘亚峰;;玛河气田 气田高效开发的典范[J];中华儿女;2011年12期
17 柳波;黄志龙;王玫玫;张建波;陈建琪;;吐哈盆地胜北构造带油气成藏过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4期
18 ;最新研究进展-地学与天文学专辑[J];科学中国人;2011年15期
19 段文燊;吴朝容;石磊;唐宇;;川西须二段测录井特征与测试选层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6期
20 石艺;;高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推动了沁水盆地实现煤层气规模化开发[J];石油钻采工艺;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武;;天然气中氮同位素组成的在线分析[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戴金星;夏新宇;赵林;洪峰;;渤海湾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氦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对含气性的意义[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3 孙明良;王宗礼;;影响天然气中氩同位素测量结果的几个主要因素[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刘伟;李景坤;宋兰斌;李振广;;煤层是徐深1井天然气的主力生、排气源岩[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李书兵;罗啸泉;陈洪德;赵锡奎;陈昭国;陈兰;;川西龙门山造山带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前景[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6 岳保静;栾锡武;;用旁扫声纳研究辽东湾海底地形与新生代构造[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立武;;天然气单体烃氢同位素组成质谱分析[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秦绪英;肖立志;张元中;;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有效储层识别与评价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樊然学;;四川盆地西部天然气形成与运移的同位素示踪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10 李绪宣;李维新;张树林;张益明;温书亮;;中国近海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玉金;盐层储气库溶腔形状控制模拟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胡国艺;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机理及其与构造演化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3 李吉君;天然气生成过程中氢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研究及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4 王连生;大庆长垣天然气的动态特征及松辽盆地深层多元生烃机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许德树;航磁综合解释在中石化东北新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张闻林;川西地区侏罗系隐蔽性气藏成藏机制及其勘探目标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李书兵;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成藏年代学及流体演化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黄保家;莺琼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成藏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
9 李军;库车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测井配套新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10 何家雄;中国东部及近海陆架盆地CO_2成因及运聚规律与有利成藏富集区预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宗礼;天然气中氩同位素组成的对比测定及差异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4年
2 李吉君;天然气生成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作用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3 徐立恒;天然气碳同位素分馏作用及其在徐家围子地区的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4 冯强汉;榆林气田山西组砂岩储层发育与天然气成藏特征[D];西北大学;2006年
5 降栓奇;冀中坳陷北部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成藏模式[D];西北大学;2003年
6 王勇;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勘探目标评选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7 李照永;汤原断陷北部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储量计算[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8 刘新社;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盆地分析模拟[D];西北大学;2005年
9 袁京素;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下古生界成藏条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秀芬;黄骅坳陷中北区浅层天然气和原油解析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畅;天然气有“指纹”[N];中国石油报;2002年
2 记者 李伟锋;我国去年新发现能源矿产地50处[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李玉峰;大港油田迈向增储十亿吨目标[N];中国矿业报;2007年
4 记者 刘如春 特约记者 胡红拴 林郑楷;中外专家探讨地质流体研究[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5 特约记者 曾强红;甘肃:矿产开采将总量调控[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6 记者 丁全利;明年起全国探矿权统一配号[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记者 丁全利;我国主要矿种新增大型矿产地62处[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8 龚畅;天然气的采收率[N];中国石油报;2002年
9 尹继才;揭开地球脏器之谜[N];大众科技报;2006年
10 记者 张蕾;切实加强我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