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人工防雹技术体系建设初探
【摘要】:如何构建合适的防雹作业技术体系是防雹消雹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结合兵团近年来地面人工防雹作业实践,对地面人工防雹作业中的具体做法进行技术总结并提出地面人工防雹作业体系的构建技术,对兵团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
|
|
1 |
;我国初步建立主要农作物转基因技术体系[J];农业科技通讯;2007年02期 |
2 |
;我国建立了新型缓控释肥和生物肥料研发技术体系[J];垦殖与稻作;2006年06期 |
3 |
曹冬巍,付莹;信息农业的技术体系[J];农机化研究;2005年03期 |
4 |
张欣悦;汪春;李连豪;;精准农业技术研究与发展前景[J];现代化农业;2006年11期 |
5 |
孔令堂;张鸿雁;黄毅;;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及效益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年06期 |
6 |
赵春江;;对我国未来精准农业发展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0年04期 |
7 |
李慧勇;;生物节水技术在华北半湿润偏旱区的试验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23期 |
8 |
杨如兴;王振康;陈常颂;;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深入福建受冻茶区指导科技减灾[J];茶叶科学技术;2010年01期 |
9 |
郭改娥;原彩萍;;城市水土保持技术体系研究[J];山西水利科技;2010年01期 |
10 |
王秋杰;农业产业化高新技术体系的选择与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8年03期 |
11 |
王峰,石辉,黄林,周立江,李鉴平,曾明洪,曹源烈,赖道文;红壤丘陵区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技术体系——以江西省信丰县崇墩沟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5期 |
12 |
陈光;;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体系[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8年01期 |
13 |
刘玉涛;王宇先;赵德春;连永利;孙晓波;;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防旱抗旱综合技术对策[J];吉林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
14 |
胡俊梅;王新杰;;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
15 |
张建;;论空间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J];贵州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
16 |
杜晓云;罗正荣;;部分柿属植物IRAP反应体系的建立和指纹图谱构建[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年06期 |
17 |
魏曦;史明昌;郭宏忠;穆婧;;小流域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体系的构建[J];中国水土保持;2010年11期 |
18 |
王艳锦;郑正;高照阳;帖靖玺;;精细农业体系的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6年01期 |
19 |
于合龙;陈桂芬;焦鸿斌;;精准农业智能决策技术体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
20 |
袁海龙,刘海涛,高玉风;建立垦区特色的“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探讨[J];现代化农业;2000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