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支那”名号起源时代考——再谈古疏勒支那地名

李志敏  
【摘要】: <正> “支那”(Cina)名号起源于中国的丝货,汉语“丝”字是梵文Cina(支那)名号的原音,它的原意是“丝”,转音为“丝之国”。对此,笔者前有专文作过交待(详见《支那名号原音证》载《西北史地》1986年第4期),本文兹就“支那”名号起源时代问题略作探讨,以为续篇。关于古疏勒之“支那”地名问题笔者虽曾在前文顺便提及,终因篇幅所限未能详述,故在此一并阐述之。资料表明“支那”名号起源于梵文,这已经是一个定论,最为古老的梵文经典如《摩河婆罗多》、《摩奴法典》和《罗摩衍那》等都载有“支那”之名。按理说“支那”之名的起源时代问题的答案本应求取于这些著作,然而这些梵文经典虽然都甚为古老,可是它们的定型时代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羡林;罗摩衍那[J];辞书研究;1980年04期
2 ;世界文化之最[J];阿拉伯世界研究;1980年02期
3 金克木;;从鉴真东渡传梵本谈起[J];读书;1980年06期
4 赵德远;关于《五十音图》的起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5 钱玄同;古韵“鱼”“宵”两部音读之假定[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6 林济庄;略谈隋唐九部乐、十部乐[J];齐鲁艺苑;1982年S2期
7 斯拉菲尔·玉素甫;多鲁坤·阚白尔;克由木·霍加;;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第二章简介[J];新疆社会科学;1982年04期
8 赵宗溥;“玻璃”解[J];红楼梦学刊;1983年03期
9 巫白慧;;梵本和《大乘二十颂论》[J];法音;1983年02期
10 李恺;;汉“乌即”城考[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孝燮;;长城沿线几个重镇城市论述——山海关、宣府、大同[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李秋生;崔作舟;吴朝东;胡安邦;;北祁连山深部构造初探[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3 威提布萨那;虞愚;;法称《逻辑一滴》的分析[A];因明论文集[C];1980年
4 末木刚博;孙中原;;新因明的逻辑[A];因明新探——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3年
5 ;梵文、英文因明书目[A];因明新探——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3年
6 阿旺旦增;;藏传因明的发展及其特点[A];因明研究[C];1990年
7 巫白慧;;国外因明学研究[A];因明研究[C];1990年
8 甘德星;;满文罗马字拼写法刍议[A];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9年
9 张悦;;论《百喻经》中的“已”[A];语海新探(第五辑)——信息网络时代中日韩语文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何占法;;耳垂瘢痕疙瘩30例手术治疗总结[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迎春;《涅槃经》的汉译及涅槃信仰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顾满林;汉文佛典用语专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先斌;佛教济世界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读季羡林[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杨共乐;甘英出使大秦路线新探[N];光明日报;2000年
3 ;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4 ;西部大开发中的新疆[N];四川日报;2000年
5 金卓桐;纳西族汉文化及书法艺术的起源[N];云南政协报;2000年
6 胡占凡;麻烦透顶的语言[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7 东宣;巫白慧的印度哲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1年
8 ;印度正统派哲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1年
9 ;新疆历史简述[N];华夏时报;2001年
10 本报驻泰国记者 孙伟;勤奋学贤 友谊使者[N];人民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