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浅谈筝曲中的润腔演奏

陈丽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红柔;润腔与润色——中华民族声乐的审美情趣[J];中国音乐;1995年03期
2 段卫红;汉语语音特色与我国民族声乐的润腔美[J];娄底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3 岳文;渔舟晚唱 流水高山——介绍“筝的系列”CD片[J];视听技术;1994年05期
4 曲云;关于筝曲《香山射鼓》[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5 阎爱华;古筝音色与演奏风格剖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9年02期
6 何宝泉 ,孙文妍;古筝独奏曲《高山流水》考[J];人民音乐;2001年03期
7 王小平;近年古筝左手技术的发展与筝曲音乐风格[J];人民音乐;2001年12期
8 易人;关于筝曲《渔舟唱晚》的署名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1年04期
9 沙鸿;高师古筝选修课教学探讨[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陈冉 ,三龙;谈筝曲《渔舟唱晚》的音乐[J];福建艺术;1999年03期
11 孙怡;河南胡琴曲的润腔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0年04期
12 林苹;括八音之精要 超众器之表式——谈古筝的表现力[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3 孙怡;陕西风格胡琴曲的润腔艺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4 张彤;一幅以声言情的音画——筝曲《赫哲人的春天》赏析[J];北方音乐;2000年01期
15 胡世红;重视古筝作用 普及古筝教育[J];乐器;2002年12期
16 阴明娟;;浅谈民俗活动在筝派形成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0年23期
17 张珊;试论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的筝曲创作[J];中国音乐;2002年02期
18 毛丽华;;三大流派筝曲《高山流水》简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9 陈茂锦;闽筝初探[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20 潘林;;赣中南窑头打八仙仪式音乐的润腔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芳;;“花儿”本是心上的话[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陈劲松;;云南“原生态音乐”模式的现代诠释[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宁宁;日本地歌三味线角色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潇然;美学意蕴下的中国筝曲[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2 韩雪;从陕西筝派筝曲《五陵吟》看陕西筝派的风格特色[D];河南大学;2011年
3 张栌文;论筝曲中“模拟音响”的运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闫璇璇;现代筝曲创作技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孔昕;筝曲《枫桥夜泊》之初探[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6 宫婵;筝曲复调技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卜晋雯;陕西筝派筝曲风格特徵及技术、技巧、技艺的运用[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8 程璐璐;当代筝曲的创新意识及其表现手法[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9 马丹;论民歌演唱中的“润腔”[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王江奇;润腔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望 周展;筝曲《姜女泪》之演奏[N];音乐周报;2005年
2 冯光珏;筝曲悠悠乐韶浓[N];音乐周报;2001年
3 刘巧云 山西大同大学朔州师范分校;浅析山东筝派的风格与特点[N];朔州日报;2009年
4 韩建勇;古筝音乐美之鉴赏[N];音乐周报;2008年
5 巫宇军;筝,崇古尚今两相宜[N];团结报;2010年
6 闫林红;筝韵新声人才辈出[N];音乐周报;2001年
7 高雁;中国古筝演奏艺术流派与发展[N];文艺报;2004年
8 戈弘;扬州的“原生态民歌”[N];扬州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晓林;“传统”左顾右盼 “时尚”风生水起[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泉州市艺术馆 陈婉娥;留住民族音乐的根[N];中国财经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