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辐射模态的有源结构声传入及其辐射控制
【摘要】:从辐射模态的概念和角度研究利用结构误差传感方法对弹性封闭空间结构声辐射进行传感和有源控制。首先分析了辐射模态的数学和物理意义并揭示了辐射模态与声腔模态之间的内在耦合关系。通过声辐射模态建立了弹性封闭空间结构声辐射传感和有源控制模型,并提出了通过传感器阵列测量结构表面有限点的振速分布和设计特定的辐射模态空间滤波器来获得控制所需的误差信号。在此基础上对封闭空间结构声辐射有源控制和误差传感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数值仿真分析,重点讨论了传感器的数量和布放对辐射模态传感及其有源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模态与声腔模态的耦合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各阶辐射模态的形状和与相耦合的主导声模态在耦合面上的形状非常相似;利用结构传感技术传感封闭空间的辐射模态时测点不足或空间采样不足将可能产生较严重的模态泄漏问题,使得不希望的结构模态泄露进所测的辐射模态当中来。在低频范围内,一般只需传感并最小化前三阶有效辐射模态声势能,在更低频和空间声模态频率附近,只需最小化前一阶最有效辐射模态声势能,便能和总声势能最小化策略控制效果基本一样。
|
|
|
|
1 |
毛崎波,姜哲;对声辐射模态的讨论[J];振动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
2 |
吴经彪;姜哲;朱利锋;;基于声辐射模态的有源控制解耦[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9年05期 |
3 |
李双;陈克安;;结构振动模态和声辐射模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应用[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7年02期 |
4 |
靳国永;刘志刚;杜敬涛;杨铁军;;基于分布式体积速度传感的结构声辐射有源控制实验研究[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9年04期 |
5 |
黎胜,赵德有;结构声辐射的振动模态分析和声辐射模态分析研究[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4年03期 |
6 |
张建润,孙庆鸿,陈南,颜景平;结构声辐射主动控制中模态辐射效率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7 |
黎胜,赵德有;用有限元/边界元方法进行结构声辐射的模态分析[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1年02期 |
8 |
陈克安,马远良,孙进才;弹性结构封闭空间有源消声[J];声学学报(中文版);1994年06期 |
9 |
毛崎波;;结构振动模态之间耦合对预测结构声功率的影响[J];应用声学;2011年02期 |
10 |
毛崎波,姜哲;通过压电式传感器进行简支梁声辐射有源控制[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1年06期 |
11 |
赵志高;黄其柏;何锃;丁律辉;;有限元与声辐射模态的薄板声辐射灵敏度分析[J];声学技术;2008年03期 |
12 |
李普,陈南,孙庆鸿;封闭空间有源弹性壁振动声辐射的鲁棒H~∞控制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1年02期 |
13 |
毛崎波,姜哲;简支矩形板声辐射的有源控制[J];声学技术;2002年03期 |
14 |
陈克安;陈国跃;李双;潘浩然;;分布式位移传感下的有源声学结构误差传感策略[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7年01期 |
15 |
靳国永;杨铁军;刘志刚;李玩幽;季振林;;弹性板结构封闭声腔的结构-声耦合特性分析[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7年02期 |
16 |
姜哲;;基于声辐射模态确定声功率[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17 |
陈克安;李双;潘浩然;仲维彬;;有源声学结构中的次级作动和误差传感[J];自然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
18 |
邱小军;沙家正;;有源结构声传人控制的研究进展[J];物理学进展;1996年Z1期 |
19 |
邱亚宇;;封闭空间噪声主动控制次级声源布放位置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5期 |
20 |
陈克安,马远良;封闭空间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误差传声器的最优布放[J];声学学报(中文版);199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