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一本教科书、一个时代、一种评价——对20世纪50-6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再思考(上)

何萍  
【摘要】: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学术启蒙是在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中展开的。这种批判虽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革新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评价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上却严重失真。于是,还原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人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真相,就成为研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一个前提性问题。事实上,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有着十分强烈的批判意义。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界突破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建构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界力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毛泽东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编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当时出版的多个版本的教科书中,有三本书最具典型性:一本是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按照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序列来讲毛泽东思想;一本是冯契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读本》,按照一般寓于个别之中的逻辑理路来讲毛泽东的实践的认识论;一本是刘丹岩、高清海撰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从批判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结构入手,来思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理论结构。这三本书的中国特色从一个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第二次结合”中的哲学观念。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界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并没有否定这一时期的哲学观念,只是消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认识论功能,而恢复它的社会的、教育的功能。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完美结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何萍;;高清海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解构及其当代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04期
2 张亮;;应当如何正确对待“教科书体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3 汪闻生;哲学:必须告别教科书体系[J];探索与争鸣;1998年03期
4 杨寿堪;;哲学原理教科书中若干问题质疑[J];学术研究;2006年05期
5 孙承叔;关于创新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的几点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6 叶孟理,席成孝;《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亟待克服的两大缺陷[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7 王广超;;试论库恩的教科书理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年03期
8 冯雷;日本学者对原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批评[J];国外理论动态;1996年09期
9 孙德臣;;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规律的教科书——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J];学术研究;1983年03期
10 侯西安 ,船山;实践之树常青——青海首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评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11 高清海;;论哲学及其教科书体系的改革问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12 翟广顺;;典籍与教科书同构:朱熹纂辑《四书》的理路[J];齐鲁学刊;2012年02期
13 鲁克俭;施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早期建构及其反思[J];哲学动态;2017年07期
14 张志伟;;郭店儒简:思孟学派的“教科书”[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15 朱庆祚;学习《大众哲学》两个特点[J];社会科学;1982年03期
16 袁芬;;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大众化及其哲学精神[J];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7 张金福;;浅谈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贡献[J];法制博览;2015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世向;;“坚持”和“发展”的统一[A];哲学的视野——纪念建国40周年哲学论文集[C];1989年
2 刘作栋;;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A];哲学的视野——纪念建国40周年哲学论文集[C];1989年
3 张帆;;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A];哲学的视野——纪念建国40周年哲学论文集[C];1989年
4 胡鞍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情研究(之二)[A];国情报告第十七卷2014年[C];2016年
5 王永红;;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A];“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6 王光明;;钱学森答记者问——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A];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推进科学文化建设研讨会文集[C];2015年
7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新问题[A];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赵敦华;;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原理——批判性自由理论[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9 郭国勋;;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释义[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10 萧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同在20世纪并将同在21世纪[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11 黄枬森;;世纪之交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状与前景[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12 王光明;;钱学森谈马克思主义哲学[A];钱学森科学思想研讨会文集[C];2011年
13 黄楠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50年的回顾[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14 王锐生;;马克思主义哲学50年:几点经验教训[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15 季甄馥;;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16 王卫平;;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17 姜思学;潘俊峰;;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匡复[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18 陈世珍;;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种形态[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9 王桂泉;;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方法自觉[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20 陈世珍;;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种形态[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1条
1 张未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精神论纲[D];吉林大学;2012年
2 蓝颖;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审美关照[D];黑龙江大学;2014年
3 贺长余;从革命到发展[D];辽宁大学;2013年
4 缪柏平;艾思奇哲学道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孙自胜;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及其得失启示[D];上海大学;2015年
6 高苑;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D];吉林大学;2013年
7 刘秉毅;马克思的哲学观[D];武汉大学;2014年
8 郑杰;作为生活范畴的劳动[D];吉林大学;2012年
9 周利方;论冯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10 蒋楼;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1 刘明诗;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源辉;实践哲学如何超越教科书哲学[D];辽宁大学;2013年
2 张红琴;延安时期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D];延安大学;2013年
3 程欢;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性思想的深化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4 李阳;实践思维方式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启示[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5 马沙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审美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白利鹏;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建[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张钰;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观的当代价值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年
9 刘捷;李达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构的探索[D];南宁师范大学;2020年
10 张凯;从意识形态的范式转变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品格[D];辽宁大学;2011年
11 王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刍议[D];辽宁大学;2011年
12 黄立石;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1年
13 赵晨贺;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7年
14 程飞;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理念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15 刘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化进路[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6 张晓丽;试论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D];内蒙古大学;2008年
17 肖云;试论拉丁美洲解放神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8 邹明媚;杨匏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研究[D];湘潭大学;2021年
19 张湫;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评析[D];扬州大学;2016年
20 孙莉;实践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王东;大师批注教科书[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李晖;向“人民的哲学家”学习理论传播[N];学习时报;2021年
3 新华社记者 曲志红 本报记者 吴珺;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N];人民日报;2000年
4 刘金波;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杨建平;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睿;开拓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国际视野[N];兰州日报;2019年
7 记者 陆航;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8 ;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深植血脉灵魂[N];解放军报;2018年
9 ;学点马克思主义哲学[N];重庆日报;2016年
10 本报记者 任维东;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大众[N];光明日报;2015年
11 演讲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副校长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N];光明日报;2014年
12 李家珉;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智慧又是德性[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3 叶柏荣;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N];社会科学报;2008年
14 ;在继承与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N];光明日报;2002年
15 本报记者 霍文琦 明海英;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6 本报记者 朱羿 实习记者 胡天莉;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局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17 本报记者 陈静;境界与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8 李佃来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品格[N];长江日报;2007年
19 记者 黄玲玲;大师给孩子们讲马克思主义哲学[N];永州日报;2021年
20 本报记者 袁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进入新境界[N];新华日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