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对子宫畸形的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对子宫畸形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分别对其进行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及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检查,比较其诊断准确率。结果:三维超声诊断对56例患者诊断率准确率为98.21%,误诊率为1.79%,漏诊率为0.00%,均显著优于二维超声诊断结果(P0.05),且三维超声诊断患者平均用时为(15.92±2.06)min,二维超声诊断患者平均用时为(23.61±3.42)min,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能够较为准确的对子宫进行进行诊断,对该类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
|
|
1 |
黎桃香;黄婉玉;梁正中;;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对子宫畸形的诊断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年06期 |
2 |
徐春;刘艳;;实时三维超声成像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32期 |
3 |
潘秀丽;;实时三维超声成像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年17期 |
4 |
郑端;;实时三维超声成像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年05期 |
5 |
孙玉秀;;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脊柱裂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04期 |
6 |
王淑花;;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脊柱裂的应用价值[J];健康之路;2017年04期 |
7 |
齐治;张学兰;周祖邦;;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对胆囊病变的诊断意义[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年09期 |
8 |
王新房;张梅;谢明星;王勇;李治安;张薇;吕清;邢艳秋;陈汉荣;季晓平;;三维超声成像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06期 |
9 |
邢晋放,曹铁生,杜联芳;三维超声成像研究概述[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年08期 |
10 |
陈莉莉,易行政;探讨实质组织三维超声成像的临床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年12期 |
11 |
严禹,沈延政,邓学东,黄敏;非活动脏器的三维超声成像方法学及临床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年04期 |
12 |
沈延政,邓学东,严禹,黄敏;非活动脏器三维超声成像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年07期 |
13 |
方燕璇;;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脊柱裂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4年33期 |
14 |
陈晓梅;;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在诊断胎儿形体畸形中的临床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
15 |
樊建群;;二维超声成像、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相结合对胎儿唇腭裂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年07期 |
16 |
金建中;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
17 |
张超学,张新书,王玲,郑慧,姜凡,段开诚,刘芳;自由臂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18 |
王新房;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前景[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2年01期 |
19 |
王春美;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
20 |
黄云洲,彭雅雯,郑建华,沈玉玲,顾红菊,田咏雯,浦浩,施惠芬;自由臂三维超声成像的临床应用初探[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