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中国卒中及其亚型疾病负担和趋势研究

吴琼  王晨冉  赵燕  刘世炜  
【摘要】:目的分析2019年中国卒中及其亚型疾病负担和1990—2019年变化趋势,为卒中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开放数据,采用发病、患病、死亡、伤残损失寿命年(YLD)、早死损失寿命年(YLL)、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比较卒中及其亚型疾病负担,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中国卒中发病、患病及死亡数分别为393.52万人、2 876.02万人和218.92万人,所致DALYs为4 594.91万人年,以YLL为主(占86.79%)。男性卒中标化死亡、YLL和DALY率高于女性,而女性标化患病和YLD率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化发病、患病及YLD率最高的是缺血性卒中(IS),其次为颅内出血(ICH),总体疾病负担IS与ICH相近,均远高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年龄越大,疾病负担越重(Z_(发病率)=49.331,Z_(患病率)=130.626,Z_(死亡率)=49.694,Z_(YLD率)=61.570,Z_(YLL率)=179.063,Z_(DALY率)=190.687,P0.001)。1990—2019年卒中标化患病和YLD率上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均为0.50,以IS为主,AAPC均为1.1;标化发病、死亡和DALY率下降,AAPC分别为-0.40/-1.80/-1.90,以ICH、SAH为主,AAPC分别为-2.80/-2.30/-2.30、-1.80/-6.20/-5.70;三类卒中标化YLL率均下降,AAPC分别为-0.40/-2.40/-6.10,均P0.05。结论尽管我国卒中疾病负担标化率有所下降,但仍然沉重,不同性别、亚型、年龄,卒中疾病负担不同。建议加强监测和评价,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循因施策开展卒中防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王拥军;李子孝;谷鸿秋;翟屹;姜勇;赵性泉;王伊龙;杨昕;王春娟;孟霞;李昊;刘丽萍;荆京;吴静;徐安定;董强;David Wang;赵继宗;;中国卒中报告2019(中文版)(3)[J];中国卒中杂志;2020年12期
2 王华;沈雁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与缺血性卒中[J];中国卒中杂志;2012年06期
3 ;40岁开始须关注缺血性卒中[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09年05期
4 路德利;卒中诊断检查的适应证[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5年04期
5 黄佳婷;刘会;赵静;赵燕萍;;肠道菌群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20年02期
6 秦海强;张亚清;张婧;荆利娜;;人工智能在缺血性卒中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1年01期
7 陈绍琦;杜西亚;姚中铿;陈庆子;谭学瑞;;超声造影评估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初步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1年03期
8 韦恒宇;黄丹丹;邱观养;;血管内取栓治疗超时间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13期
9 ;编者按[J];中国卒中杂志;2021年05期
10 张秋月;;高龄轻型缺血性卒中3h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年01期
11 杜卫;李靖宇;尹茹;刘月秋;李霞;王田;王玉玲;罗贵军;刘辉;;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危险因素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9年12期
12 张晓俊;王鑫丽;王炎强;耿德勤;李雪梅;;菏泽市某乡镇居民对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预警症状知晓情况的调查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年02期
13 薛红梅;赵利娟;张焱;;上海华泾镇社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年10期
14 张春杰;赵红如;;不同性别青年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9年06期
15 姜季委;陈昱彤;彭乾;亢迪;商秀丽;;癌症相关缺血性卒中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0年04期
16 王春雪;李子孝;王拥军;;2020国际卒中大会亮点解读(二)——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的大门再次开启了吗?[J];中国卒中杂志;2020年04期
17 叶龙彪;;醒后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21期
18 肖伟;余巨明;;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相关可控因素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20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继勋;陆永勇;赵斌;张欣;黄杨;邓飞飞;;贵州省布依、苗、水族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缺血性卒中预后关系的探讨[A];贵州省第七届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2 张洪剑;;医生先遣模式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初步经验[A];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摘要集[C];2018年
3 张萌;张利勇;崔庆轲;郝继恒;王子栋;刘卫东;林凯;王石雷;王继跃;;杂交取栓技术在急性大血管串联型闭塞缺血性卒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摘要集[C];2018年
4 赵璟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研究进展[A];7th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大会暨第十届全国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张峪涵;高励;刘艳;赵晓玲;;127例青年缺血性卒中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6 张长青;李子孝;王伊龙;赵性泉;王拥军;;门诊缺血性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现状及预后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5年
7 孟霞;陈宇;荆京;赵性泉;王春雪;刘丽萍;王安心;潘岳松;李超;王伊龙;王拥军;;多血管床动脉粥样硬化预测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良预后:中国卒中登记数据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5年
8 秦海强;陈怡平;刘改芬;张润华;王伊龙;刘丽萍;赵性泉;陈铮明;王拥军;;缺血性卒中患者在中国独特的管理模式——来自国家卒中数据库[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9 颜静;卢钟娇;傅毅;;对氧磷酶基因多态性和缺血性卒中的相关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10 代成波;段振鹏;王硕;张雄;马桂贤;张玉虎;王丽娟;;轻症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11 李久伟;邹丽萍;;儿童动脉缺血性卒中10年后追踪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12 林森;吴波;孔繁一;郝子龙;陶文丹;王德任;刘鸣;;缺血性卒中伴房颤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3 汤亚男;卢丽萍;朱英标;高丽霞;;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他汀类药的依从性研究[A];2012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4 许予明;;缺血性卒中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A];河南省卫生部脑卒中及高危人群内科诊治技术培训班暨国际级继续教育培训班《脑卒中诊断与防治新进展》资料汇编[C];2012年
15 王为珍;祝茗;郑茜;赵永波;;弥散加权和灌注加权在缺血性卒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6 朱见文;何俊瑛;高玉林;李震中;;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与进展型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7 段建钢;刘鸣;;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策略中白质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8 W.-D.Heiss;;缺血性卒中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再灌注、神经保护和恢复支持[A];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19 付睿;戴威;赵星辉;席春江;黄栋;;他汀预防缺血性卒中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损害的研究[A];中华医学峰会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20 赵静;吴慧;翁迎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90天预后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曦;LncRNA-1810034E14Rik对缺血性卒中后小胶质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讨[D];南京大学;2019年
2 王训师;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在缺血性卒中后早期认知损害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3 袁晓文;缺血性卒中炎症因子变化及相互关系机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4 李晓林;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D];山东大学;2018年
5 原丽英;APE1/REF-1和P2RY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6 何奕涛;氟西汀治疗对缺血性卒中3年复发率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盲法评价临床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7 赵航;实验性小鼠脑梗死后血管再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不同时间和区域血管再生的特点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8 孔德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抑制多种细胞死亡方式保护体外脑缺血模型的神经元[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9 潘旭东;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纤维蛋白原β-148C/T基因多态性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10 任晓梅;白质疏松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D];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
11 赵浩然;FasL对缺血性卒中后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讨[D];南京大学;2018年
12 李辉;缺血性卒中后内皮祖细胞神经保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13 代海滨;基于冷休克蛋白低温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和延迟继发性脑损伤的保护及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14 陈挺;载脂蛋白2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15 雷剑伟;硫化氢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16 莫俊;Mas受体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D];浙江大学;2018年
17 尤万春;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内核因子-κB的双相激活及其作用[D];南京大学;2013年
18 周晨辉;前颗粒蛋白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表达水平及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19 刘文超;BMSCs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20 尹剑;磷酸酶2A/锌指蛋白36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尹宏伟;垂体瘤缺血性卒中临床特征初步研究[D];青岛大学;2020年
2 陈伟红;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分辨核磁共振特征[D];河北医科大学;2019年
3 杨文瑾;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Apelin-13、IL-1β、TNF-α、BDNF的相关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9年
4 邹瑾;缺血性卒中患者伴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D];河北医科大学;2019年
5 王玉;升降散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研究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吴琼;定痫汤加减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痰瘀阻络型及对hs-CRP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罗轮杰;缺血性卒中后血红蛋白水平与早期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8 柳美菱子;丁苯酞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尾加压素Ⅱ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关系的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9年
9 郭银平;血栓弹力图对缺血性卒中双抗治疗患者早期出血风险的应用价值及预测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10 张浩;上海地区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调查[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11 于朕楠;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睡眠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9年
12 张静;高尿酸与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长期预后独立相关[D];大连医科大学;2019年
13 吴阿玲;脑微出血与复发性缺血性卒中[D];大连医科大学;2019年
14 李薇薇;缺血性卒中合并亚甲减患者TSH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15 田璇;可溶性ST2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缺血性卒中的预后关联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16 左鹏;血清网膜素-1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预后关系的研究[D];南通大学;2018年
17 李凯光;XKR6rs7014968 SNP与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的关联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18 王多顺;MVK rs2287218 SNP与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19 林欢;颅内前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致缺血性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卒中机制和梗死模式的对比分析[D];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
20 郝棚娜;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1年内复发危险因素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匡远深;缺血性卒中复发“元凶”找到[N];健康报;2018年
2 记者 王丹;缺血性卒中治疗定下“双20”目标[N];健康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马爱平;中匈合作研究缺血性卒中药物[N];科技日报;2010年
4 特约记者 刘燕 通讯员 程忻;缺血性卒中治疗 再灌注前不宜降压[N];健康报;2019年
5 陈小芦;走近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时间窗”[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拥军 丁亚榕 戴丽叶 索阅;卒中领域年度十大亮点[N];健康报;2019年
7 记者 匡远深;预测卒中相关性肺炎风险有新法[N];健康报;2018年
8 记者 匡远深 通讯员 赵晶晶;左心房异常可引发缺血性卒中[N];健康报;2013年
9 董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 抗栓研究方兴未艾[N];健康报;2006年
10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李建军 本报记者 邢玉树 楚超 董超;强化治疗是预防疾病复发的关键[N];保健时报;2015年
11 记者 靖九江;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N];中国医药报;2012年
12 记者 白毅;缺血性卒中伴房颤抗凝医疗质量改进项目启动[N];中国医药报;2016年
13 白文;完善抗凝模式 提高卒中伴房颤的治疗率[N];健康报;2016年
14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潘凤英;青年人卒中的原因有哪些[N];大众健康报;2020年
15 刘飞;《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发布[N];科技日报;2013年
16 北京天坛医院教授 王拥军博士 郑华光;哪些药物能防治卒中[N];健康报;2007年
17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神经内科主任 王拥军;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N];健康报;2008年
18 遂宁市医学技术服务管理中心 李林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健康指导[N];大众健康报;2020年
19 霍滨;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表现为癫痫发作[N];家庭医生报;2005年
20 衣晓峰 王慧颖 记者 韩雪;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获突破[N];黑龙江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