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及其炮制品对血虚模型大鼠的补血益气作用比较
【摘要】:目的评价生三七及其不同炮制品对血虚模型大鼠的药效作用,比较三七炮制前后在补血益气功效上的差异。方法大鼠皮下注射2%乙酰苯肼生理盐水溶液制备血虚模型,分别灌胃生三七水提物、生三七醇提物、蒸三七水提物、蒸三七醇提物、油炸三七水提物、油炸三七醇提物,观察给药后各组间面温、肛温、血液学指标[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凝血及出血时间、尾部微循环血流量。结果蒸三七水提物和醇提物能明显增加血虚模型大鼠尾部微循环血流量(P0.01);蒸三七水提物可升高大鼠RBC、HCT(P0.01),缩短凝血时间(P0.05);蒸三七醇提物可升高面温、肛温(P0.05)。油炸三七水提物可升高大鼠RBC、HCT,升高大鼠面温、肛温(P0.05);油炸三七醇提物能升高面温、增加微循环血流量(P0.05)。生三七水提物和醇提物能明显缩短大鼠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P0.01或P0.05);生三七水提物可升高RBC(P0.05),生三七醇提物可增加微循环血流量(P0.05)。结论熟三七(蒸三七、油炸三七)在提高面温、肛温、促进造血作用优于生三七,说明熟三七具有益气补血作用,即三七"熟补"。其中,蒸三七改善微循环效果较好,生三七止血作用最明显。
|
|
|
|
1 |
桂蜀华;慢性血虚模型的建立及加味当归补血汤对其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年05期 |
2 |
金若敏,宁炼,陈长勋,孙峥嵘,孙成立,胡之璧;血虚模型动物制备及当归补血汤的作用研究[J];中成药;2001年04期 |
3 |
黄霞,刘杰,刘惠霞;熟地黄多糖对血虚模型小鼠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4年12期 |
4 |
王燕平,李晓玉,宋纯清,陈长勋,胡之璧;当归补血汤中不同组分对正常及血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草药;2002年02期 |
5 |
李明,谢鸣;四物汤及其三个加味方对小鼠血虚模型的药效作用比较[J];浙江中医杂志;2005年01期 |
6 |
吴建新,蒋莹,严永清;黄芪、当归及其配伍对正常和血虚模型大鼠全血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的影响[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7 |
吴建新,蒋莹,严永清;黄芪、当归及其配伍对正常和血虚模型大鼠全血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年06期 |
8 |
丘小惠;宋艳刚;孙景波;闵江;;不同炮制工艺制首乌对大鼠血虚模型的作用研究[J];中药材;2008年01期 |
9 |
杨金枝;崔晓鸽;;楮实子油对血虚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J];四川中医;2010年08期 |
10 |
周京滋,叶南章,章菁,王筠默;当归提取物的几项药理作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85年04期 |
11 |
焦立红;任雷鸣;李青;;4种不同方法制备四物汤的疗效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06期 |
12 |
李石蓝,郭惠玲,侯建平,胡悦;补血中药抗衰老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3 |
苗明三;王智明;孙艳红;;怀熟地黄多糖对血虚大鼠血像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年01期 |
14 |
邓家刚;梁宁;林启云;;鸡血藤总黄酮对血虚模型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J];中草药;2007年07期 |
15 |
侯海锋;包永占;李茜;史万玉;钟秀会;;血虚模型的建立及当归对其作用的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12期 |
16 |
林卓;罗晶;;红景天熟地黄合煎液对血虚模型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0年01期 |
17 |
苗明三,张丽萍,方晓艳,孙艳红;当归补血汤多糖对环磷酰胺和乙酰苯肼联用致小鼠血虚模型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年12期 |
18 |
杨耀芳,彭名淑,杨翊雯,宁爱华,黄昌辉;土鳖虫对血虚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3年10期 |
19 |
路晓钦,高月,梁乾德,谭洪玲;四物汤中不同组分对血虚模型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J];中成药;2005年10期 |
20 |
陈红霞;贾晓斌;陈彦;傅海珍;;当归补血微丸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贫血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