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双语词典质量标准与质量保障对策

张后尘  
【摘要】: <正> 近年来,对双语词典的评论渐渐多起来,有的文章从收词,有的从体例,有的从义项,有的从译文,有的从多个侧面,深入探讨质量问题。这些评论对研究辞书编纂的规律,指导辞书编纂的实践,繁荣辞书事业,都颇有稗益。也有一些文章是揭露假冒伪劣、粗制滥造、抄袭剽窃现象的,有理有据地分析从“前言”到“总体设计”,从宏观到微观一系列严重背离科学的种种错误。这对制止辞书编纂的不正之风是有力的一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勉;;双语词典中的术语翻译问题[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2 匡倩;;双语词典中同义词辨析栏的处理模式[J];考试周刊;2011年58期
3 崔乐;;辞书编纂与语言规划[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年06期
4 冯学锋;;描写全球华语实态,突破语言规范观——《全球华语词典》述评[J];国际汉语;2011年01期
5 张如梅;周锦国;;略谈叹词“喂”的读音[J];红河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汉藏金融词典》出版[J];中国钱币;2011年03期
7 ;《汉语教与学词典》出版[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3期
8 黄冬丽;;语典编纂的继承与创新——以《中国歇后语大词典》和《新华歇后语词典》为例[J];编辑之友;2011年07期
9 丁建川;;“不假思索”与“不加思索”——谈三部词典对二词的处理[J];汉字文化;2011年03期
10 Bo Svensén;吴国良;冯春灿;;《词典学手册》评介[J];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11 蔡长虹;;《语言学名词》编辑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术语;2011年04期
12 汪惠迪;;试说“沙茶”[J];咬文嚼字;2011年07期
13 杨芬芳;;废墟“知”多少:《废墟》的隐喻修辞分析——兼谈语言能力评价标准问题[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4 崔乐;;定格网络红人的新词语[J];语文建设;2011年Z1期
15 吴小芳;;名词性概念汉英词汇表征差异的对比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6 周婷;;浅谈“实至名归”与“名至实归”所承载的文化内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17 杨尔弘;;媒体5年词语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8 舒海英;杨阳;王雪玲;;论英汉新词语的特点及前景[J];大家;2011年17期
19 吴正彪;;语音差异在民族文字规范音教材编译中存在的问题初探——以苗语黔东方言的苗文使用现状为例[J];民族翻译;2009年01期
20 李军;;基于汉语训诂学的动植物名词专著《尔雅翼》编纂特色研究[J];农业考古;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达·巴特尔;;双语词典的文化差异问题[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丛梅;;双语词典中的“辞格”和“语域”问题[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黄建华;;第三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开幕词(代序)[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李明;;语料库与双语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党军;;双语词典的多模态化——用户·词典·编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傅维贤;;对比与双语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冯奇;殷琦乐;;浅谈积极型双语词典的编纂[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吴建平;;双语词典增加文化信息的方法[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编后语[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中国辞书学会全国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暂行条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作明;东晋南朝道教上清派经典行为词新质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申修瑛;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温美姬;梅县方言古语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呼叙利;《魏书》复音同义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雪艳;汉蒙词语对齐及相关技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扎亚;汉蒙教育类成语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再红;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唐七元;汉语方言同源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屈刚;英汉双语短语对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韩江玲;韩国汉字和汉字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文;现代汉语介词的分类和释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二华;词典剽窃的认定与预防[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冯克江;论双语词典中释义的等值现象——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4 陈伟;论例证功能的对等[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5 王琦;基于语料库的语义韵研究和双语词典[D];苏州大学;2004年
6 杨宁;汉语助词在外向型汉法词典中的处理[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7 旦正甲;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两部藏语双语词典[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8 杨小虎;词典多义词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9 木拉特;双语词典编写与词汇研究的互动[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刘娟;湖南衡山方言日常词汇词典和词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伟;《彝汉大词典》出版发行[N];四川日报;2008年
2 石天强 孔华;寻找词典变脸背后的文化逻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记者彭晓英;我市机关干部傅伟俊编著《中华数字词典》[N];宜春日报;2010年
4 记者 潘莹;新事新词太新鲜 维语词典新版忙[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记者宋晖;“新版词典”彰显规范性实用性时代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要不要把“热词”当回事儿?[N];文汇报;2009年
7 庞可慧;“期待”不“期待”,观众说了算[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8 记者 陈菁霞;国内首部内向型汉语学习词典近日面世[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记者 周翼双;众多新词进入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柯进;规范华语使用 弘扬中华文化[N];中国教育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