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优先反向吻合快速建立肝移植大鼠模型
【摘要】:背景:传统"二袖套法"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建立时间长,训练难度大,难以适应目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目的:利用大鼠肝移植建立步骤多的特点,合理组合每一步骤的时间及方法,缩短学习时间,降低操作难度,快速地构建大鼠肝移植模型。方法:以"二袖套法"为基础,在保留下腔静脉血流通畅的基础上门静脉优先套管吻合,套管采用供肝放在大鼠下腹部的反向吻合法(门脉优先组),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与传统大鼠肝移植模型(传统移植组)予以对比,统计分析两组学习曲线时间、门静脉阻断时间、无肝期时间、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时间、受体手术时间及术后生存情况等。结果与结论:(1)对传统移植组32只和门脉优先组30只模型建立的学习曲线进行分析,门脉优先组学习时间短于传统移植组;(2)将存活时间超过2 d的传统移植组12只大鼠和门脉优先组20只大鼠手术中的各阶段时间进行统计,采用参数检验分析显示,门脉优先组门静脉阻断时间稍长于传统移植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门脉优先组肝上下腔阻断时间为(15.0±2.2) min,明显短于传统移植组的(21.3±2.1) min(P 0.05);门脉优先组肝下下腔阻断时间为(25.0±2.9) min,明显短于传统移植组的(32.5±3.2) min(P 0.05);两组供体灌注时间、供体手术时间、供体肝脏修整时间和受体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提示门脉优先肝移植大鼠模型能缩短学习周期,降低操作难度,为初学者迅速掌握大鼠肝移植模型建立提供了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适合学习和推广。
|
|
|
|
1 |
张燕;吕饶;钟海涛;高婷丽;袁丽君;涂星;;三种子宫内膜增生大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年01期 |
2 |
胡静温;翁美华;周红娟;陈锦秀;;国内外脾气虚大鼠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21年17期 |
3 |
程姗姗;俞媛;白雪;王毅;;两种不同方法制造简易大鼠挤压伤模型的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20年08期 |
4 |
程珊珊;陆菡;薛庆生;于布为;;泛素相关小修饰蛋白-1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的差异性表达[J];上海医学;2012年08期 |
5 |
权琳;田珏;燕子;张苏丽;王可;刘慧荣;;衰老大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下降与iNOS升高的关系[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10期 |
6 |
李艳菊;胡亮杉;郭坤元;;间充质干细胞在衰老大鼠体内归巢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07期 |
7 |
蔡亦蕴,施慎逊,徐三荣,孙大裕;慢性应激对大鼠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年01期 |
8 |
;某些因素对大鼠胃肌电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1年S1期 |
9 |
赵军平,王红,马志中,宋琛,姚毅;正常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图引出方法的建立[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1998年02期 |
10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7年01期 |
11 |
刘竞,赵琪,周文洛,崔乃强;大承气汤对腹膜炎大鼠肠源性内毒素移位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7年06期 |
12 |
丁念;郑承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建立与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年07期 |
13 |
肖梦珂;贾岩龙;;基于二氧化硅、百草枯、博莱霉素建立3种大鼠肺纤维模型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21年01期 |
14 |
张新玥;张静文;卫昊;;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研究现状与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1年10期 |
15 |
韩玲娜;王春雷;常永丽;原丽;刘小静;;电损毁外侧缰核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年05期 |
16 |
王峰;蒋宗滨;张爱民;兰琪欣;陈婷婷;;脉冲射频治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自噬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年12期 |
17 |
季晓黎;;妇安宁栓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模型大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9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