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短波信道特性及其模拟器的实现

陈跃  金力军  
【摘要】:文中简要介绍了短波信道的特点及其信道模型,提出了一个短波信道模拟器的具体实现方案,并制作了一个实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模型基本上反映了短波信道的特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雄文,谢益溪,张业荣,郭长顺,靳慧群,李彦科;我国频率选择性衰落与多径去极化研究的进展[J];通信学报;1996年03期
2 徐成节;;多径传播对距离零值标定的影响[J];电讯技术;2008年09期
3 谢益溪,郭长顺;多径传播去极化现象的实验研究[J];电子学报;1987年01期
4 高式昌,钟顺时,江长荫;陆地移动通信多径传播中电波径数的分布及模拟[J];通信学报;1998年02期
5 甘良才,邹学玉;短波跳频系统信道BER的实时监测性能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6 李文蔚;;PHS天线参数探讨[J];同煤科技;2007年02期
7 张中伟;;一种短波传输网络性能仿真方法[J];无线电工程;2009年09期
8 王江安;庄奕琪;周清军;;遗传算法抑制BOC(1,1)信号多径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张弛;吴瑛;;OFDM信号的盲识别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0年04期
10 韩俊峰;段田东;徐翔辉;张建云;;短波多径衰落信道下的判决反馈均衡器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年09期
11 潘耀华;陈正荣;朱旭;孙奥;;短波正交频分复用(OFDM)传输性能研究[J];电子对抗;2011年02期
12 李彦丽;张义尉;段晓辉;焦秉立;;短波信道相干带宽的计算[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13 钟志明;徐以涛;邱炜;;短波信道下的信号调制方式识别[J];电讯技术;2009年04期
14 李彦丽;段晓辉;马猛;焦秉立;;一种利用窄波束成形提高短波信道相干带宽的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07期
15 李晓陆;;基于自适应技术的短波信道均衡[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11期
16 田文飚;芮国胜;王林;;一种新的信道模拟时间分辨率控制技术[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0年06期
17 刘玉娟;陈瑾;张玉明;;一种新的短波信道多普勒扩展实现算法[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1年01期
18 陈友明;;时频编码在短波信道数传中应用[J];通信技术;1979年04期
19 赵伟;;短波信道数据传输的抗干扰分析[J];通信技术;1990年02期
20 邹学玉;甘良才;;短波跳频系统实时信道自适应监测[J];电子测量技术;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卫东;张少波;杨洪涛;;基于SystemView的短波信道分析及仿真[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王静;连萍;江振兴;;短波信道并行体制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仿真[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薛程;;关于大容量数字微波抗衰落措施的研究[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晗;汪晋宽;薛延波;刘志刚;;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路径参数估计进展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徐熙亮;吴乐南;;一种短波话带高速调制解调器[A];全国第二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王艳聪;柴春领;安娜;;短波通信中的实时信道估值技术研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7 彭伟夫;程郁凡;;一种短波高速跳频系统的同步捕获算法[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孟国明;魏迎梅;陈鹏;宋汉辰;吴玲达;;虚拟环境中雷达探测范围表现技术研究[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9 宋雨;蒋序平;叶酉荪;;基于OPNET的短波信道仿真设计[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潘骏;彭林宁;吴乐南;;一种基于OFDM差分调制的短波通信系统[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裕峰;多径传播条件下的波达方向估计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赵武生;比特交织编码调制短波跳频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赵庆安;在高速铁路环境下电波传播特性的模型分析[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0年
4 杨世海;相控阵雷达低空目标探测与跟踪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5 刘凯明;OFDM系统中的自适应调制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6 赵光辉;基于SIAR体制的稀布阵米波雷达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杨雪亚;米波雷达阵列超分辨和测高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辉;高频信道自适应信号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
9 袁正午;蜂窝通信系统移动终端射线跟踪定位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马永涛;通信信道建模的神经网络优化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枫;短波信道下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剑东;基于ITS宽带短波信道模型的研究与仿真[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2年
3 刘福军;短波通信中的信号序列检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周晓玲;短波信道的均衡器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李妍华;短波信道中TADIL-A信号解调方法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李旭东;短波数传系统硬件设计与数据检测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哲川;短波串行数传中的数据检测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潘小锋;STANAG 4285通信标准的低复杂度迭代接收机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张永安;短波无线跳频通信系统自适应链路建立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郭锐;“短波自适应选频”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 何廷润;智能天线 将成4G系统关键技术[N];通信产业报;2007年
2 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 杨骅;TD-SCDMA技术优势面面观[N];通信产业报;2003年
3 陈俊璧;透视一种新的CDMA技术[N];中国电子报;2000年
4 雷莉;WCDMA网络路测解析[N];通信产业报;2003年
5 刘晶;TD-SCDMA手机发展有后劲[N];中国电子报;2004年
6 贝尔实验室(中国)无线网络部 常疆;智能天线提升CDMA网络容量[N];人民邮电;2003年
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首席技术总监 李世鹤;智能天线:打通3G[N];通信产业报;2002年
8 韩旭东(山东省信息产业厅) 曹建海(山东省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MIMO:无线技术革命[N];计算机世界;2004年
9 ;OFDM技术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N];人民邮电;2003年
10 贝尔实验室(中国)无线网络部研究员 常疆;容量与速率齐加速[N];计算机世界;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