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多喷孔喷油嘴喷雾特性试验研究
【摘要】:采用高速CCD数码相机对超多喷孔喷油嘴以及传统喷油嘴的喷雾进行拍摄分析,发现超多喷孔喷油嘴的上下两层喷雾束,在离开喷孔后不久就相互碰撞,与传统喷油嘴相比其喷雾贯穿距离要短、单束喷雾锥角要大,这些特性有利于柴油机组织缸内预混合燃烧。
|
|
|
|
1 |
4000马力燃气轮机车联合设计组;4000马力燃气轮机车燃烧室的调整试验[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0年02期 |
2 |
新屋谦治;孙继高;;论涡流对燃烧的影响 (第一篇 发火前的喷雾状态)[J];柴油机;1980年04期 |
3 |
胡国栋,颜富纯,梁纶慧,高希彦;柴油机喷雾闪光照相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1年02期 |
4 |
高希彦;伞喷油嘴喷雾特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1年S2期 |
5 |
国吉光,山本英继,周荣伯;柴油机燃油喷雾在与壁面撞击时的特性研究[J];柴油机;1982年02期 |
6 |
杨宗麟;孙济美;孙以铨;董天正;乐俊秉;徐勇;;高速柴油机喷雾的单次瞬时闪光摄影[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982年02期 |
7 |
杨宗麟
,孙济美
,孙以铨
,董天正
,乐俊秉
,徐勇;柴油机喷雾的高速单次摄影与喷雾贯穿度的研究[J];汽车工程;1983年01期 |
8 |
殷子嘉,王珹,余根发;柴油机喷雾特性的模拟试验研究[J];内燃机工程;1983年04期 |
9 |
董天正;牟永泉;孙济美;林德嵩;陈彦生;高先声;;一个新的内燃机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其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983年02期 |
10 |
王霞莉,陶怡孝;12240Z柴油机工作可靠性的分析[J];内燃机车;1984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