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超多喷孔喷油嘴喷雾特性试验研究

缪雪龙  王先勇  俞建达  洪建海  郑金保  房志红  黄震  乔信起  贾文佐  
【摘要】:采用高速CCD数码相机对超多喷孔喷油嘴以及传统喷油嘴的喷雾进行拍摄分析,发现超多喷孔喷油嘴的上下两层喷雾束,在离开喷孔后不久就相互碰撞,与传统喷油嘴相比其喷雾贯穿距离要短、单束喷雾锥角要大,这些特性有利于柴油机组织缸内预混合燃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4000马力燃气轮机车联合设计组;4000马力燃气轮机车燃烧室的调整试验[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0年02期
2 新屋谦治;孙继高;;论涡流对燃烧的影响 (第一篇 发火前的喷雾状态)[J];柴油机;1980年04期
3 胡国栋,颜富纯,梁纶慧,高希彦;柴油机喷雾闪光照相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1年02期
4 高希彦;伞喷油嘴喷雾特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1年S2期
5 国吉光,山本英继,周荣伯;柴油机燃油喷雾在与壁面撞击时的特性研究[J];柴油机;1982年02期
6 杨宗麟;孙济美;孙以铨;董天正;乐俊秉;徐勇;;高速柴油机喷雾的单次瞬时闪光摄影[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982年02期
7 杨宗麟 ,孙济美 ,孙以铨 ,董天正 ,乐俊秉 ,徐勇;柴油机喷雾的高速单次摄影与喷雾贯穿度的研究[J];汽车工程;1983年01期
8 殷子嘉,王珹,余根发;柴油机喷雾特性的模拟试验研究[J];内燃机工程;1983年04期
9 董天正;牟永泉;孙济美;林德嵩;陈彦生;高先声;;一个新的内燃机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其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983年02期
10 王霞莉,陶怡孝;12240Z柴油机工作可靠性的分析[J];内燃机车;198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袁伟霞;刘成信;高文芳;马勤学;;板坯连铸二次冷却气雾喷嘴的喷雾特性研究[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卷)[C];2001年
2 周华;邓东;范垣宵;杨华勇;;固定式高压单相流细水雾系统的灭火效果试验[A];液压与气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虎;帅石金;王建昕;;乙醇、柴油及其混合燃料喷雾特性的研究[A];2004代用燃料汽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袁伟霞;许志行;崔钟秀;全在荣;;连铸冷却喷嘴热流传感器的开发研究[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3卷)[C];2005年
5 吴萍;傅锡敏;龚艳;;高效宽幅远射程机动喷雾机稻田喷雾特性研究[A];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虎;帅石金;王建昕;马骁;;乙醇柴油喷雾特性及混合气形成数值模拟[A];2006代用燃料汽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李理光;张旭升;胡宗杰;邓俊;吴志军;;生物柴油的喷雾及燃烧与排放特性研究[A];2008中国生物质能源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祁东辉;混合喷射液化石油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2 范明豪;纯水液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魏明锐;二甲基醚发动机喷射雾化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易世君;粘性液体射流分裂雾化机理及喷雾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
5 姚春德;改善高速直喷式柴油机燃烧过程的研究[D];天津大学;1988年
6 李理光;高压喷射柴油机喷射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199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华;第三代伞状喷雾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雷卫;一种新的HCCI柴油机燃油喷雾特性的PLIF法测试系统[D];天津大学;2003年
3 武涛;LPG/柴油混合燃料喷雾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4 王晓艳;柴油机喷雾混合过程的模拟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5 石庆宏;低聚果糖喷干燥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肖琼;汽油机电控喷油器测试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杨建军;二甲醚电控单体泵供油系统仿真及控制策略的研究[D];西华大学;2006年
8 王渺林;湿化器性能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5年
9 任艳芳;柴油机喷雾数值模拟结果实时可视化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张淑荣;气流式雾化喷嘴的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