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运动皮层的锥体束通路对NRM电针镇痛效应的影响
【摘要】:感觉运动皮层可通过锥体束及锥体外系对躯体运动进行控制。本实验证明大鼠感觉运动皮层也可通过锥体束对痛觉进行调制。锥体束切断后可明显增强电针“足三里”的镇痛作用。表明锥体束完整的情况下对电针的镇痛效应有拮抗作用。这可能是患者情绪急躁全身肌肉紧张时,针刺疗效不佳的机制之一。
|
|
|
|
1 |
彭珍山;谭建国;欧阳四新;;躯体运动传导通路概念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年03期 |
2 |
臧玉洤;张九平;;乖离的锥体束和连属的结构[J];解剖学报;1965年04期 |
3 |
崔志潭;;锥体本系缺损时锥体外系的代偿发展[J];解剖学报;1959年Z2期 |
4 |
陈以慈;;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功能解剖学的近代概念[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0年06期 |
5 |
饶新华;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异同浅议[J];抚州师专学报;1989年02期 |
6 |
常中凡;;胃复案引起锥体外系病症误诊四例报告[J];宁夏医学杂志;1988年01期 |
7 |
李笃竽,刘丽丽;氟哌利多术后镇痛致锥体外系并发症二例报告[J];海南医学;2004年06期 |
8 |
廖新品,先德海,杜杰;锥体束的剥制法[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
9 |
马林,李德军,印弘,沈定国,蔡幼铨;MRI及MR扩散张量成像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初步评价[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年10期 |
10 |
侯远征;许百男;陈晓雷;余光宏;肖炳祥;王东;;应用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示踪重建锥体束可重复性的定量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年04期 |
11 |
史怡君,水泉祥,陈克连;Rett综合征[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91年03期 |
12 |
王秋英;胃复安中毒致锥体外系反应12例[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13 |
张素芝;流行性出血热合并锥体外系及小脑病变一例[J];中国厂矿医学;2000年01期 |
14 |
伦雪萍
,许红璐;大剂量甲氨喋呤化疗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J];中华护理杂志;2002年02期 |
15 |
杨以超
,赵翠丽,李素勇
,王惠;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综合症68例临床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5年03期 |
16 |
杨莹;杨军;;锥体束Wallerian变性的磁共振表现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08年08期 |
17 |
李静;李澄;王苇;;纤维束示踪成像技术定量评价急性期脑出血锥体束损伤[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07期 |
18 |
侯远征;陈晓雷;许百男;;弥散张量成像及白质纤维束追踪技术进行锥体束重建可靠性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9年06期 |
19 |
周艳霞;白润涛;韩漫夫;龙霞;;脑梗塞后锥体束Wallerian变性的MRI表现[J];海南医学;2010年08期 |
20 |
黄家麟;高宗良;汪国良;詹善密;;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综合征[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