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华北低平原不同播种期春玉米的产量表现及其与气象因子的通径分析

陶志强  陈源泉  李超  袁淑芬  师江涛  高旺盛  隋鹏  
【摘要】:针对华北地区种植春玉米面临的灌浆期高温胁迫问题,2011—2012年在河北省吴桥县开展了2个春玉米品种(郑单958播种于2011年,金海5号播种于2012年)的播期试验,以探讨气象因子与玉米产量间的关系,为通过调整播种期减轻春玉米灌浆期的高温胁迫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初步表明,不同播种期使春玉米灌浆时期发生变化,因而灌浆期气象因子特征表现出差异。4月上旬播种与其他播种期处理相比,春玉米灌浆期光水资源丰富,降雨量增加5.0~47.4 mm,日照时数增多41.0~70.0 h、气温日较差大0.2~0.6℃,但是,高温胁迫严重(≥33℃天数多达15 d,日均温高达28.4℃);5月中旬播种的玉米灌浆期高温胁迫轻(≥33℃天数仅有8 d,日均温平均26.0℃),而光水资源相对充足;4月中旬、4月下旬和5月上旬播种的玉米灌浆期高温胁迫相对严重;5月下旬播种的玉米灌浆期高温胁迫相对较轻,但阴雨寡照严重。两年的籽粒产量由高到低的播种期依次是,4月上旬、5月中旬、5月上旬、4月下旬、4月中旬、5月下旬;郑单958和金海5号在4月上旬播种的产量分别达9912 kg hm~(-2)和11 046 kg hm~(-2),在5月中旬播种的产量分别达9906 kg hm~(-2)和10 852.5 kg hm~(-2),其他4个播种期的产量比前两个播种期低6.0%~28.2%。通径分析表明,4月上旬播种的玉米灌浆期气温日较差大、光照时数长,对千粒重和穗粒数的直接正效应大,从而缓解了高温胁迫负效应;5月中旬播种的玉米产量较高是因为躲避了灌浆期高温胁迫,但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的正效应比4月上旬播种期的低,因此比4月上旬播种的产量低;4月中旬、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下旬各播种处理的千粒重和穗粒数受高温胁迫或阴雨寡照影响较大,且气温日较差和光照时数正效应较小,产量下降明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震;;玉米播种期的决定因素及对产量的影响[J];养殖技术顾问;2010年05期
2 刘俊德,周开平;春玉米规范化高产栽培模式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0年03期
3 何涛;王怀宇;;中地77号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10年10期
4 谢天保;曾春初;徐述明;;湘南地区春玉米播期试验初报[J];作物研究;2005年04期
5 姜善涛;马京波;马淑丽;牟胜茂;张日萍;;胶东地区不同施肥水平对丹玉86春玉米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6 烟台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技术考察组;文登地区春玉米不稳产原因初步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1964年02期
7 哈娟;杨雨明;闫昱宽;;春玉米不同品种及种植方式对植株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2期
8 ;谷雨气象与农事[J];农业知识;2003年06期
9 杲罡;;青玉米种植要抓好三早五改[J];农村养殖技术;2008年06期
10 黄世兴;;春玉米热量、水分条件试验分析[J];广西农业科学;1981年10期
11 戴明宏;陶洪斌;J.Binder;王利纳;W.Claupein;王璞;;春、夏玉米物质生产及其对温光资源利用比较[J];玉米科学;2008年04期
12 朱彪;袁兴福;;东北春玉米优良品种的种子选购与高产栽培技术[J];园艺与种苗;2011年01期
13 佟屏亚;;中国近代玉米改良工作略述[J];中国科技史杂志;1991年02期
14 孙力;;发展夏秋鲜食玉米优势多[J];农家之友;2003年13期
15 秀平;;夏秋鲜食玉米优势多[J];农家之友;2003年16期
16 蔡文梅;陈俊朝;陈琦;;春玉米、夏玉米、秋玉米、榨菜一年四收高效栽培模式[J];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03期
17 李旭辉;;渭北旱塬春玉米高产栽培试验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18 马允吉;;棉田排水与保蕾保铃[J];中国棉花;1959年07期
19 鲁长根;;适应市场需求,发展夏秋鲜食玉米[J];新农村;2003年07期
20 ;夏秋鲜食玉米更有市场[J];科技致富向导;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显民;徐楚年;;温度和光照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及其数学模型[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2 王尚明;胡逢喜;张崇华;曾凯;王文锦;;空气温湿度对水稻灌浆及空壳率的影响研究[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冉毅东;王蒂;王清;戴朝曦;;光温及培养基类型对马铃薯试管微型薯诱导的影响[A];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1996)[C];1996年
4 马强;宇万太;周桦;张璐;;不同水肥条件对大豆产量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5 戴明宏;王荣焕;王璞;;基于CERES—Maize模型春玉米水分优化管理决策[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王志刚;高聚林;孙继颖;武向良;苏志军;;密度对超高产春玉米花后不同层位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李蓓;李久生;;滴灌带埋深对春玉米同化物累积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8 景明;;覆盖措施下非充分灌溉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9 张玉芹;杨恒山;高聚林;张瑞富;王志刚;徐寿军;范秀艳;杨升辉;;超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及生理特性的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樊向阳;齐学斌;高胜国;赵辉;王景雷;;不同覆盖条件下春玉米农田耗水特征及提高水分利用率研究[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佳贵;黑土区春玉米营养特性及其高效施肥技术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2 张玉芹;超高产春玉米根冠特性及钾素养分调控效应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3 范秀艳;磷肥运筹对超高产春玉米生理特性、物质生产及磷效率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4 刘运通;华北春玉米土壤N_2O减排措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曹国军;超高产春玉米氮磷营养特性及养分调控技术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6 罗瑞林;气候变化对内蒙古春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7 何奇瑾;我国玉米种植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2年
8 何奇瑾;我国玉米种植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9 赵宏伟;不同氮素营养水平下春玉米碳氮代谢机理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10 陈传永;东北春玉米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特点及产量性能定量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遵兰;华北地区冬小麦与夏玉米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唐海明;棉花温敏雄性不育系特棉S-1生长发育及育性转换规律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祁红彦;玉米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和温湿度的时空动态[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8年
4 刘占军;东北春玉米氮磷增效施肥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叶君;春玉米超高产高效的氮肥调控生理机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6 孙平阳;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农田土壤水肥调控效应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裴志超;春玉米密植高产群体茎杆质量的化学调控机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杜东东;黑土区春玉米氮磷钾推荐施肥及营养诊断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高英波;不同栽培模式下超高产春玉米根冠衰老特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10 冯磊磊;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河西地区春玉米生长和水氮迁移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气象科研所 陆魁东 省农业厅粮油处 吴玉林;适时播种春玉米 高产稳产有保证[N];湖南科技报;2006年
2 刘跃进;当前春玉米咋管理[N];陕西科技报;2008年
3 湖南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陈志辉;及早抢种秋玉米[N];湖南科技报;2007年
4 玉田县农村经济局 李荣胜 王文敏;播种春玉米 严把五道关[N];河北科技报;2006年
5 张润辛 刘小峰;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N];陕西科技报;2006年
6 河北农业大学 崔彦宏 廊坊市农业技术站 武月梅;春玉米穗期受雹灾后的田间管理[N];河北农民报;2009年
7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王兴仁;中化化肥免费电话解答集锦[N];农资导报;2009年
8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课题组 崔彦宏;今年天旱,春玉米该咋播?[N];河北农民报;2008年
9 市土肥站 周霞;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N];驻马店日报;2008年
10 烟台市牟平区科技局 杨丰恕 杨吉福;春播玉米细选种[N];山东科技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