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广东不同时期水稻主栽品种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多态性分析

唐志明  陈建酉  陆永法  周华成  莫雪娇  毛兴学  李晓方  
【摘要】:为掌握广东不同时期水稻主栽品种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多态性变化,利用3对RGA标记分析了广东20世纪50年代初地方品种及1972、1980、1994和2008年主栽品种。按供试品种RGA-PCR指纹聚类,以相似系数0.81为标准,将171份品种分为20个类群。这五类品种分别分布于11、7、4、8和11个类群中,它们的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是0.801、0.682、0.493、0.603和0.527。相对于地方品种,1972、1980和1994年品种RGA多态性低是由于品种类群少及品种在各类群中分布均衡性差,2008年品种RGA多态性低是由于该年大多数品种属于同一类群,品种在各类群中分布均衡性差。因此保持品种抗性多样性,既要保证丰富类群,又要确保品种在各类群中分布均衡。近年来品种抗性背景趋同化是广东抗性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今后在新品种的选育上应均衡利用不同抗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蒋冬花;黄大年;任不凡;毛建卫;魏兴华;;水稻醇溶蛋白总含量的多态性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07年01期
2 马辉刚;黄瑞荣;孙雁;朱有勇;刘康成;;水稻品种抗瘟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应用[J];植物保护学报;2006年02期
3 李晔;范静华;何月秋;朱有勇;;水稻品种RGA分析与抗瘟性鉴定[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陈志石;陈夕军;熊如意;林玲;徐敬友;程兆榜;;江苏水稻品种抗稻瘟病遗传多样性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马红勃;许旭明;韦新宇;杨旺兴;邹文广;;基于SSR标记的福建省若干水稻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0年01期
6 马红勃;许旭明;韦新宇;杨旺兴;;水稻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J];三明农业科技;2009年03期
7 程本义;吴伟;夏俊辉;刘鑫;庄杰云;杨仕华;;浙江省水稻品种DNA指纹数据库的初步构建及其应用[J];浙江农业学报;2009年06期
8 丁颖;;中国水稻品种的生态类型及其与生产发展的关系[J];科学通报;1964年10期
9 刘春;王红玲;崔竹梅;郝小燕;高文瑞;麻浩;;利用SDS-PAGE鉴定水稻品种(组合)的真实性和纯度[J];种子;2006年01期
10 霍雨艳;田志宏;;SSR标记在水稻研究中的应用概况[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23期
11 刘巧稚;黄富;谢戎;刘成元;黄锐;张晋;叶华智;;利用RAMP标记研究24份优质抗稻瘟病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2 王继馨;;水稻不同品种蛋白质亚基百分含量的差异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08期
13 朱珊;黄仁良;孙娜;魏永清;张松繁;赵萍;贺国良;沈显华;;江西省2009年水稻区试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9期
14 周屹峰;赵霏;任三娟;包劲松;沈圣泉;;利用Wx基因功能性标记选育中等直链淀粉含量优质水稻保持系[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0年06期
15 贾宝艳,王伯伦,关荣霞,王术,赵新华;辽宁不同株型水稻品种的RAPD分析[J];作物学报;2005年07期
16 黄国庆;郭加沅;肖国樱;;SSR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7年04期
17 高虹;王嘉宇;姜树坤;孙健;徐正进;陈温福;;水稻粒长基因GL3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10年03期
18 孙雁,王云月,何月秋,朱有勇;水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多态性与品种鉴定[J];种子;2001年02期
19 张安世;徐九文;辛长永;张利民;邢智峰;韦慧彦;;河南省水稻中晚粳新品系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02期
20 王慧;张书涛;郭涛;刘永柱;张建国;陈志强;;籼型矮杆突变体CHA-2的矮生性状遗传分析及基因初步定位[J];分子植物育种;2006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元昌;左生力;吴为人;段远霖;兰涛;;杂交稻亲本SSR指纹库的构建及其管理系统的建立[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齐永文;张洪亮;张冬玲;王美兴;孙俊立;魏兴华;裘宗恩;汤圣祥;曹永生;王象坤;李自超;;中国水稻选育品种微卫星和形态遗传多样性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赵基洪;;水稻与菰属间性状转移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岑贞陆;黄思良;孙恢鸿;谢玲;晏卫红;文霞;;国外水稻品种抗白叶枯病性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第五卷)[C];2003年
5 陈志德;仲维功;杨杰;王才林;王军;张永春;周益军;;不同水稻品种对Cd、As和Hg胁迫的响应特性研究[A];江苏省遗传学会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6 钱俊朝;罗琼;王云月;卢建欢;罗燕;;水稻品种合系41与阿庐糯混合间栽基因流的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郑桂萍;郭晓红;陈书强;王伯伦;;抗旱系数在水稻食味品质上的应用[A];2004中国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周彤;王磊;程兆榜;陈洁;范永坚;周益军;;一个与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郑燕梅;张锦花;刘玉芹;方珊如;陈福如;赵明富;;抗病品种Dacca6与杂交稻亲本的稻瘟病联合抗病性分析[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周毅;汪建飞;乔晶晶;杨兴敏;丁风香;彭瑞瑞;马彦;;苗期水稻叶片伸长生长、光合和耗水特性对铵、硝态氮及其交替营养的短期响应[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鄄胜;水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分析及抗稻瘟病候选基因克隆[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2 吕小红;不同株型水稻品种氮肥利用差异及其生理基础[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3 黄利兴;水稻系列不育系对稻瘟病的抗性遗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4 Qaiser Hussain;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动态随水稻品种和生育期的变化及其农田温室气体释放意义[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伊艳杰;小麦抗白粉病基因遗传图谱构建及抗病相关基因的克隆[D];兰州大学;2007年
6 赵国臣;中国北方代表地区黏菌主要类群的个体发育及化学成分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7 唐浩;水稻品种DUS测试标准品种多样性和测试性状稳定性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8 李中阳;铜、镉胁迫下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黄东益;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鉴定与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10 王云生;水稻bsl基因的功能及其在杂交水稻混播制种中的应用[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生力;福建杂交稻亲本SSR指纹库构建及其管理系统的建立[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2 陈夕军;水稻品种抗瘟遗传多样性及抗瘟基因分子标记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3 马建;几种电泳技术在水稻品种鉴定上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4 骆剑峰;1,2,4-三氯苯和萘对水稻的伤害及耐性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5 孙立宏;水稻品种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6 李培德;水稻氮高效有关性状QTLs定位及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差异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7 宋欣欣;低氮水平下诱导的水稻DNA甲基化变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于国辉;水稻纹枯病抗性遗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殷春渊;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氮素吸收利用与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10 揭厚胜;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籽粒淀粉和蛋白质积累特性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登贵;我区良种覆盖率达85%[N];宁夏日报;2009年
2 水清;机插秧对水稻品种没有特殊要求[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3 邹凌 庞伟锋;创新水稻品种 造福千万农民[N];科技日报;2006年
4 水清;有些水稻品种不宜用多效唑处理[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5 余显茂;“三控施肥”技术使水稻亩产增加10.7%[N];农资导报;2006年
6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两优273”鄂审稻010-2002[N];湖北科技报;2006年
7 申淳;我国发现水稻黄绿叶突变基因[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8 方圆;盐城直播种稻可选中熟中粳稻品种[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9 胡学海;我市培育的水稻新品种“新丰2号”在博览会上获金奖[N];新乡日报;2008年
10 刘伟;江苏高产高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受到市场热捧[N];农民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