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水质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摘要】:建立了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并增加了随机函数生成模块与Regionalized Sensitivity Analysis(RSA)功能。以太湖总氮为例,运用RSA方法分析该模型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有机物沉降速率VS3最为敏感,对总氮模拟结果的影响较大;太湖各分区的参数敏感性不尽相同,如监测点平台山的可接受参数的敏感性顺序为:VS3KpzdK12K71K2VS4K2DGP1,而东太湖34参数的敏感性顺序则为:VS3VS4KpzdGP1K2DK12K71K2。说明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差异主要由于各分区的水质条件及水环境变化规律不同。本文确定的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可为水质模型的参数选取提供依据。
|
|
|
|
1 |
吴庆龙,李文朝,胡耀辉;东太湖沼泽化防治对策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0年08期 |
2 |
杨再福,施炜刚,陈立侨,陈勇,周忠良;东太湖生态环境的演变与对策[J];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01期 |
3 |
李文朝;东太湖沉积物中氮的积累与水生植物沉积[J];中国环境科学;1997年05期 |
4 |
李文朝;东太湖水生植物的促淤效应与磷的沉积[J];环境科学;1997年03期 |
5 |
李颖;;唐山中厚板厂污水处理回用工程的财务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10期 |
6 |
董刚,陈义良,骆晓东,张全;CH_4/空气混合物中含N、S组分对生成污染物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年01期 |
7 |
秦华鹏,王晟;感潮河流环境需水量预测及敏感性分析——以深圳河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7期 |
8 |
齐菲;王佐;;国外高速公路水环境保护的设计方法[J];公路;2008年09期 |
9 |
崔胜辉;李方一;黄静;于裕贤;;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敏感性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09期 |
10 |
孙力;孙越天;;黑龙江省土壤沙漠化敏感性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6期 |
11 |
马禄义;许学工;徐丽芬;;中国综合生态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
12 |
王体健,金龙山;修正的拉格朗日K模式敏感性分析[J];气象科学;1997年01期 |
13 |
李文朝,陈开宁,吴庆龙,潘继征;东太湖水生植物生物质腐烂分解实验[J];湖泊科学;2001年04期 |
14 |
景启国;徐康富;马永亮;童玫;;氧化镁FGD脱硫过程的建模及其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年11期 |
15 |
高龙华;;基于模型敏感性分析的非点源污染控制管理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08年05期 |
16 |
牛少凤;李春晖;富强;楼章华;;PRB连续反应单元模拟与敏感性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
17 |
高斌;江霜英;;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上海市某区生活垃圾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J];四川环境;2011年04期 |
18 |
李谢辉;塔西甫拉提·特依拜;黄镇;;基于MODIS数据的土地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敏感性分析研究[J];资源科学;2006年03期 |
19 |
朱长军;郝振纯;李树文;周继红;刘德东;;二维灰色水质模型在地下水污染模拟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20 |
薛联青;郝振纯;李丹;康尹;;农业非点源污染随机监测方法的探讨[J];水电能源科学;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