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羊肚菌霉菌性枯萎病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付博  王家哲  李英梅  张淑莲  郝哲  张锋  
【摘要】:为明确羊肚菌霉菌性枯萎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通过组织分离法获得羊肚菌霉菌性枯萎病病原菌纯培养物,进行菌落形态、孢子特征及致病性分析,结合ITS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明确该病原菌的最适培养pH、温度和碳源。结果表明:从羊肚菌病样中共分离出4株病原真菌Y1、Y2、Y3和Y6,该4株病原真菌的菌落形态一致,菌丝呈白色绒毛状、较致密,微凸起,菌体生长较慢,不分泌色素。分生孢子无色透明、长棒状、具1个隔膜,大小(3~5)μm×(19~25)μm,菌丝无色、具分隔、直径约2~4μm。对菌株Y1、Y2、Y3和Y6(登录号分别为MW922714、MW922715、MW922716、MW922717)的ITS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大小分别为550 bp、545 bp、552 bp和556 bp,经BLAST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菌株Y1、Y2、Y3和Y6与Diploospora longispora和Paecilomyces penicillatus在自举值99%水平上聚在同一个进化分支。综合菌体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菌株Y1、Y2、Y3和Y6鉴定为长孢卵单隔孢霉(Diploospora longispora)。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佳pH 5.5~6.5,并在碱性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最佳利用碳源为蔗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明德南;;咖啡枯萎病研究水平提高[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8年01期
2 魏彩云;;如何防治棉花早期枯萎病[J];中国棉花;2006年07期
3 吴燕珠,张海水;长瓠枯萎病的为害与防治技术[J];福建热作科技;2003年04期
4 ;植物枯萎病防治剂[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年05期
5 程会林,李伟胜;防治莲藕枯萎病的特效药藕枯灵研制成功[J];广东农业科学;1996年04期
6 ;发动群众 认真防治棉花黄枯萎病[J];河北农业科技情报;1973年03期
7 刘武生;蒙奎军;阿斯古丽;;打瓜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6年03期
8 郑克明,邵娜;莲藕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J];西北园艺;2004年07期
9 奚启新;不同栽培措施对矮萃菊枯萎病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0年02期
10 鲁红学,阮华芳;莲藕枯萎病及其防治[J];植物保护;1998年06期
11 苗成朵;棉花品种(系)与枯萎病[J];中国棉花;1999年10期
12 张连义;张(王风);;黑龙港地区棉花黄、枯萎病现状与对策[J];河北农业科技;1991年11期
13 N.Srinivasan;陈慕容;;和根枯萎病有关的椰子叶腐的发生[J];热带作物译丛;1993年04期
14 仇元 ,周国顺;棉花黄、枯萎病种子带菌及消毒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63年05期
15 ;玉米的一种新病害—枯萎病[J];河北农业科技情报;1972年04期
16 张振林;;蓖麻枯萎病防治处方[J];农村科学实验;2014年06期
17 易图永;;蔬菜枯萎病[J];湖南农业;2014年08期
18 王治林;朱剑花;岳菊;刘邮洲;;茄果类蔬菜枯萎病及其综合防治[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19 聂鸿飞;;棉花黄萎病、枯萎病的防治[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艳芳;卢美芹;卢秋英;张善;张德才;孙艳芹;王洪这;兰晓飞;;棉花早期枯萎病发生及防治措施[A];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钊;刘春;;安祖花细菌性枯萎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A];中国球根花卉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3 邓吉;陆进;李健强;潘俊;;石榴枯萎病病害分级标准及病原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艳丽;李洪连;刘春元;袁虹霞;;地黄枯萎病生防菌株的筛选研究[A];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邓吉;陆进;李健强;潘俊;朱春雨;吴新平;;石榴枯萎病病害分级标准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邓吉;陆进;李健强;潘俊;朱春雨;吴新平;;石榴枯萎病病害分级标准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永卫;卢国政;卢凤超;;棉花黄萎病、枯萎病防治的初步研究[A];第二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莫贱友;郭堂勋;李华;;广西蕉类枯萎病发生及为害情况调查初报[A];2005年中南、西南植物病理学会和中国菌物学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焦会民;王宗华;刘波;;香蕉内生菌群落结构多态性及其枯萎病生防菌筛选[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10 焦会民;王宗华;刘波;;香蕉内生菌群落结构多态性及其枯萎病生防菌筛选[A];第四届中国植物细菌病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1 岑贞陆;黄思良;任建国;谢玲;袁高庆;赖传雅;;木薯品种(组合)抗细菌性枯萎病性鉴定初报[A];2005年中南、西南植物病理学会和中国菌物学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2 王建美;田呈明;;黄栌枯萎病病原菌及组织病理学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3 李大华;;范县稻田莲藕枯萎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探讨[A];河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十次、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7年
14 李宝兴;郝云丽;;120、BO—10防治白粉病枯萎病试验[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15 徐彪;郑晓慧;郭维霞;周旭萍;何平;;四川石榴新病害——石榴枯萎病[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6 李萌;彭丽桃;张曦晨;杨书珍;王玉;;板栗采后病原菌的分离及其控制研究[A];植物病理科技创新与绿色防控——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1年
17 廖万清;顾菊林;;病原真菌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菌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18 谢甲涛;付艳苹;姜道宏;李国庆;黄俊斌;Hsiang Tom;李博;易先宏;;两种水稻病原真菌间核糖体基因的水平转移[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9 彭化贤;;化学和物理因子对土壤中枯萎病菌厚垣孢子的萌发和香蕉苗期枯萎病的影响[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0 柴荣耀;邱海萍;张振;毛雪琴;杜新法;孙国昌;;竹醋液对土传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病害的控制作用[A];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三届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1条
1 杜南山;醋糟基质根际促生菌的分离及其介导黄瓜根系对枯萎病的防御响应[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2 赵爽;土壤病原真菌的检测及土壤中真菌群落多样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王蓓蓓;轮作及生物有机肥防控香蕉土传枯萎病的土壤微生物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4 沈宗专;抑制香蕉土传枯萎病土壤的微生物区系特征及调控[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5 张国忠;新疆塔里木棉区随寄主迁飞扩散传播的蚜虫病原真菌以及暗孢耳霉的机会性病原特征[D];浙江大学;2008年
6 黄志宏;云南低纬度高原地区随寄主迁飞扩散传播的蚜虫病原真菌以及努利虫疠霉的侵染生物学特征[D];浙江大学;2008年
7 郝晓娟;作物枯萎病生防细菌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周湘;蚜虫病原真菌努利虫疠霉菌丝剂型研制及其流行潜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姚正培;海岛棉响应枯萎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8年
10 薛超;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与土传枯萎病防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11 蒋泽元;孢子表面疏水蛋白在病原真菌与寄主昆虫互作中的作用[D];重庆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曹健;生防菌及生物诱抗分子在植物免疫激活及枯萎病防治方面的效应及机理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9年
2 覃叶欣;茄果类蔬菜酵素对西瓜幼苗生长及其枯萎病防治效果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3 黄启秀;海岛棉类黄酮代谢途径中与枯萎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D];新疆农业大学;2017年
4 朱琳;绿豆枯萎病病原菌小种鉴定及抗源筛选[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5 朱丹璐;旱柳枯萎病病原学及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6 郑怿;北京地区黄栌枯萎病化学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7 桂小薇;四种重要线虫病原真菌对植物的作用及少孢节丛孢中两个P450基因功能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8 蓝霞;广西桉蝙蛾病原真菌及其致病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9 梁瑞;纳米几丁质对小麦土传病原真菌抑菌作用及机理的初步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10 王丹依;浙贝母主要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7年
11 韩婧;香山黄栌枯萎病防治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2 李伦光;土壤因子对黄栌枯萎病发生的影响及病害防治的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3 吴美艳;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的生理特性及转录组学研究[D];广西大学;2020年
14 张瑞霞;蚜虫病原真菌生物学及流行学特性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15 牛凯丽;地被菊抗枯萎病品种筛选及生理响应机制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8年
16 张艳敏;云南省部分观赏植物叶面病原真菌的多样性调查和系统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17 李园;土壤消毒及土传病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18 刘忠玄;旱柳枯萎病防治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19 王刚;桃小食心虫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20 刘佳;河北廊坊大豆枯萎病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黄红;河北——枯萎病偏重发生[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2 ;枯萎病[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6年
3 容城县农业农村局 李连军;注意查防西红柿枯萎病[N];河北科技报;2021年
4 ;棉花黄枯萎病为何难防治?[N];山东科技报;2005年
5 ;元宝枫枯萎病的高效救治[N];中国花卉报;2020年
6 彭薇;农作物“枯萎病”有望得到抑制[N];解放日报;2008年
7 记者 瞿剑;水稻抗病 病原真菌居然操控线粒体应对[N];科技日报;2020年
8 记者 瞿剑;600多种植物“癌症”病原机理揭示[N];科技日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宁钦广;甜瓜秧蔓萎蔫 枯萎病在作怪[N];山东科技报;2014年
10 本报行唐报友俱乐部 马树平;大棚黄瓜如何防治枯萎病?[N];河北农民报;2007年
11 大鹏;防治棉花黄枯萎病的绿色农药—菌毒双杀灵[N];山东科技报;2004年
12 黄正秉;警惕红掌细菌枯萎病全面爆发[N];中国花卉报;2008年
13 ;合欢树枯萎病如何防治[N];中国花卉报;2006年
14 河北省衡水市园林管理局 刘会两;紫荆如何防治枯萎病和角斑病[N];中国花卉报;2010年
15 ;防治新药——黄枯莎通[N];山东科技报;2005年
16 ;合欢、皂角、黄栌、元宝枫、丁香枯萎病的防治[N];中国花卉报;202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