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和酸枣杂交后代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摘要】:以枣雄性不育种质‘JMS2’为母本、酸枣优系‘邢16’为父本通过人工控制杂交获得的179株杂交后代及其父母本为试验材料,利用SSR标记进行杂种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双亲差异互补SSR引物JSSR311一次性鉴定出所有子代均为杂种,实现了该组合大量杂交后代的快速、高效鉴定。随机选取21对SSR引物,在杂交后代中共扩增出46个等位基因位点,其中多态性条带24个,多态性比率52.17%。经遗传分析,杂交后代群体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值为0.64,期望杂合度(Hei)平均值为0.42,说明杂交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UPGMA聚类分析显示,杂交后代个体及亲本间相似系数介于0.64~0.97,在相似系数0.70附近可将杂交后代分为3大类,其中第1大类由172个子代与母本聚在一起、占子代总数的96%,第2大类由2个子代与父本单独聚为一类,表明杂交后代与母本JMS2的遗传相似度较高。
|
|
|
|
1 |
闫芬芬;郑兴娟;罗智;王玖瑞;刘孟军;;枣和酸枣杂交后代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
2 |
杨碚;;怎样在杂交后代中选育品种?[J];中国花卉盆景;1988年11期 |
3 |
陈琼;穆鼎;义鸣放;明军;刘春;;不同倍性百合杂交后代的核型及分子标记鉴定[J];园艺学报;2007年06期 |
4 |
王丽华;李明章;郑晓琴;庄启国;董官勇;陈敬尧;;红阳猕猴桃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J];中国果树;2010年06期 |
5 |
王晶;张晓明;闫国华;周宇;张开春;;草原樱桃和对樱杂交后代的分子鉴定[J];北方园艺;2012年01期 |
6 |
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桃梨课题组;;桃杂交后代主要性状遗传倾向的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1976年06期 |
7 |
沈红香;赵天田;宋婷婷;姚允聪;高俊平;;观赏海棠‘王族’自然杂交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园艺学报;2011年11期 |
8 |
程千钉;杨利平;李蕊;;百合杂交后代的苗期形态及RAPD分子标记鉴定[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
9 |
刘文东;;李树杂交后代亲子性状遗传变异规律[J];中国林副特产;2013年05期 |
10 |
向仕华;郑思乡;赵雁;关文灵;李益;刘妍;张喜艳;;不同倍性东方百合杂交后代染色体数目观察[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
11 |
于建娜,韩红波,王新建,吴翠云,孙红专;不同采收期对梨杂交后代84-7-1品质的影响[J];北方果树;2005年04期 |
12 |
睢薇;霍俊伟;张玉磊;;黑穗醋栗杂交后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
13 |
房磊;杨斌;张伟娜;辛昊阳;高婷婷;施季森;郭佳;席梦利;;异源三倍体为父本的百合杂交后代倍性调查及FISH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4年01期 |
14 |
卢明艳;梁英海;赵晨辉;苏斯瑶;宋洪伟;张冰冰;;山楂海棠杂交后代苹果腐烂病抗性评价[J];北方园艺;2014年06期 |
15 |
高华,鲁玉妙,赵政阳,王雷存,袁景军;柱型苹果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J];西北农业学报;2004年01期 |
16 |
叶明,王和平,潘迎捷;利用酯酶同工酶技术检测香菇双单杂交后代[J];生物学杂志;199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