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建立及其发病机理的探讨
【摘要】:目的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用改进的马血清加甲强龙的方法诱导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通过X线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坏死模型建立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造模后2、4、8周兔股骨头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局部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双侧股骨头内骨质密度不均一,关节面模糊;骨小梁稀疏变细、断裂,骨小梁骨细胞空骨陷窝明显增多,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数目增多,骨髓腔内造血组织明显减少。造模后2、4、8周时,模型组动物股骨头内PPAR-γ表达逐渐增强;BMP-2在2周时呈阳性染色,4、8周时转阴性。结论用改进的马血清加甲强龙的方法诱导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其病理变化及影像学改变符合临床典型的股骨头坏死的特征;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可能与PPAR-γ表达增强、BMP-2表达减弱有关。
|
|
|
|
1 |
王雪圃,刘燕;制备大白鼠肾移植动物模型的经验[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年03期 |
2 |
西安市“破坏饱食中枢快速育肥”科研协作组
,秦正誉;金硫葡萄糖下丘脑实验性肥胖综合症[J];科学通报;1980年12期 |
3 |
刘耕陶,魏怀玲,包天桐,宋振玉;灵芝对2,4-二氯苯氧乙酸(2,4-D)引起的实验性肌强直症小鼠高血清醛缩酶的影响[J];药学学报;1980年03期 |
4 |
王耐勤;癌症化疗的生物学基础[J];北京医学;1980年01期 |
5 |
朱世英,翟连榜;克山病病区粮及缺硒饲料仔猪实验研究一般组织病理形态检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年01期 |
6 |
谢少文;免疫学与临床免疫学的一些概念及应用[J];江苏医药;1980年03期 |
7 |
邓漪平,雷自祯;毛冬青对莱亨鸡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病的血脂变化及对斑块作用的形态学观察[J];解剖学研究;1980年01期 |
8 |
何晶;病毒性胃肠炎的一些新概念[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0年04期 |
9 |
邓敬兰,马寄晓;亲肿瘤物质——放射性标记抗肿瘤抗体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概况[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80年04期 |
10 |
CharDH
,孙为荣;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免疫复合物[J];国际眼科学纵览;198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