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训方,周道祥;蠕变与疲劳作用下结构元件寿命估算[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2 |
王世文,沈亚鹏;317 钢蠕变-疲劳特性的细观实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3 |
熊先仁,马兆纬,郭薇,王文安,谢亚青,杨杉,岑小路;锅炉汽包蠕变、疲劳损伤断裂的描述[J];江西科学;1998年03期 |
4 |
王正,刘蔚,苑宇,何鑫;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对高温低周疲劳寿命影响[J];石油化工设备;2003年04期 |
5 |
戴振羽,翟己,黎强;2.25Cr-1Mo 钢疲劳-蠕变损伤演化行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6 |
周柏卓,聂景旭,杨士杰;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粘塑性损伤统一本构关系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1999年04期 |
7 |
傅惠民,高镇同,何志敏;无限寿命可靠性分析方法[J];航空学报;1991年02期 |
8 |
陈晋云,郑宝成;对服用碳酸氢钠来提高人体无氧代谢能力之初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
9 |
徐从元,姜文华;疲劳金属材料非线性声学特性的实验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10 |
吕文阁,赵葛霄;疲劳过程中的两类随机性[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1年04期 |
11 |
徐可君,江龙平,隋育松;疲劳裂纹预测的灰方法[J];燃气轮机技术;2002年04期 |
12 |
王正,刘录,孙铁,孙芳亮,曹德双;联轴器断裂原因分析[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998年01期 |
13 |
王金保,丁亚兰;浅谈少年中长跑训练后的恢复及手段[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14 |
李其连,陆业航;DZ22小孔旁疲劳裂纹扩展的试验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1999年01期 |
15 |
冯蕴雯,冯元生;腐蚀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1999年04期 |
16 |
陈瑞峰,高照杰,陈永福;近海石油平台疲劳裂纹控制方法的研究[J];中国海洋平台;1999年01期 |
17 |
杨成韬,张鹰,高正平,李言荣;磁光型记录介质疲劳特性研究[J];应用光学;2001年04期 |
18 |
张朋;二维概率模型P—S—N曲线的多元回归解法[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19 |
张朋,戴新民;P-S-N曲线统计精度分析[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2年12期 |
20 |
宋玉普,赵顺波,王瑞敏,李树瑶;钢筋混凝土疲劳性能的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3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