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拉伸处理的宽带宽角波束形成技术
【摘要】:为了抑制宽带干扰信号,提出了一种宽带大扫描角接收波束形成新方法.该方法对接收线性调频信号做拉伸处理和窄带滤波,然后把宽带相位补偿权和窄带权相结合形成最优权.最优权在目标方向形成主瓣的同时在干扰方向形成宽、深的凹口,从而提高了输出信干比.经拉伸处理和窄带滤波的目标信号带宽大大降低,数据采样率也大大降低,因此计算量减小,利于工程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抑制宽带干扰信号,并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
|
|
|
1 |
曹运合;张守宏;王胜华;尚海燕;罗永健;;基于拉伸处理的宽带频域接收波束形成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
2 |
曹运合,张守宏,王胜华,李强;基于子阵的宽带发射干扰置零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3 |
曹运合,张守宏,王胜华,罗永健;有效的宽带宽角发射干扰置零新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5年04期 |
4 |
王昆,王宇,蒋蜀革,邢涛,王砚方;数字多波束形成在SHARC处理器上的实现[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9年04期 |
5 |
林峰,倪巍,王宗欣;智能天线中一种抑制干扰的波束形成算法[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6 |
张蓓,李学武,郭宁;智能天线下行链路的波束形成技术与应用[J];无线电工程;2003年10期 |
7 |
贾树恒;豆根生;;智能天线技术在TD-SCDMA系统中的应用[J];中州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8 |
吴曼青,王炎,靳学明;收发全数字波束形成相控阵雷达关键技术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4期 |
9 |
马静,史小卫;智能天线波束形成原理与实现[J];电信快报;2002年07期 |
10 |
曹运合,张守宏,赵永波;小快拍相干源时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11 |
胡鹏;杨士莪;杨益新;;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的虚拟阵元波束形成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7年01期 |
12 |
张泽杰;周渊平;陈闻;李长春;;基于OFDM系统在pre-FFT域的波束形成[J];通信技术;2011年08期 |
13 |
王静;郭陈江;丁君;许家栋;;混合天线及基于散射矩阵的波束形成[J];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03期 |
14 |
翟海莹;杨小牛;王文勇;;基于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的盲波束形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
15 |
廉志玲;张小菊;马晓静;;一种基于ADSP-TS201的阵列误差校正方法[J];科技信息;2011年10期 |
16 |
潘玉平;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分析及改进[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2年02期 |
17 |
张棣,张健;线性调频扫描波束线列阵发射系统[J];信息技术;2004年07期 |
18 |
赵燕斌;邱天爽;金涛;;一种基于波束形成理论的盲源分离方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0年03期 |
19 |
李洪涛;贺亚鹏;朱晓华;胡文;;基于自适应变换矩阵的数字波束形成方法[J];现代雷达;2011年04期 |
20 |
汪李明;用Transputer网络实现低频线阵波束形成[J];声学与电子工程;199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