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的角度偏差法的采空区点云数据精简
【摘要】:在保证采空区几何特征不变的前提下,有必要对点云数据进行精简,提高三维建模及其应用的效率。介绍了点云数据精简算法的评价体系,探讨了空区探测系统扫测采空区的点云数据特点;在对比最小距离法、平均距离法、角度偏差法、弦高偏差法等采空区点云数据精简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保留采空区几何特征更为有效的点云数据精简方法——改进的角度偏差法。通过对比精简前后的扫描线周长、面积及标准差等指标,认为该方法不但保持了扫描线的细节,而且使精简后扫描线上的点分布较均匀,为后续三维建模及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
|
|
|
1 |
赵家福,田钢,石战结,王者江;采空区二维超声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S1期 |
2 |
袁乾;;小煤窑采空区地基处理[J];地球与环境;2005年S1期 |
3 |
孔德军;高传霞;;浅析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及煤矿采空区的监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5期 |
4 |
余素萍;张修杰;;二广高速公路粤境段采空区地基稳定性分析[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年S1期 |
5 |
易书钢;何启林;;龙东矿7135工作面采空区遗煤发火危险性研究[J];科技资讯;2010年02期 |
6 |
李勃;李凤之;闫志勇;;物探在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0年06期 |
7 |
张金才,茹瑞典,耿德庸,刘修源;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在煤矿区的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1994年06期 |
8 |
李焕春,张有朝,王士平;高密度高分辨电阻率法在采空区“三带”的探测研究[J];河北煤炭;1999年02期 |
9 |
刘敦文,黄仁东,徐国元;高速公路路基下采空区探地雷达探测[J];勘察科学技术;2000年06期 |
10 |
刘星辉,苏国友;邵东县石膏矿采空区地面稳定性评价及地质灾害防治对策[J];矿冶工程;2004年02期 |
11 |
姜海华;刘援民;;砂卵石层与采空区的钻进工艺和技术措施[J];江西煤炭科技;2007年04期 |
12 |
程建远;孙洪星;赵庆彪;苏德国;;老窑采空区的探测技术与实例研究[J];煤炭学报;2008年03期 |
13 |
庞乃勇;;煤矿地表沉陷综合治理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17期 |
14 |
张有军;;大石峡尾矿库与黑山沟铁矿采空区之间渗漏情况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
15 |
秦杨;万海涛;蔡立标;方勇;;金口山铜矿矿柱回采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
16 |
王中日;陈维权;;煤矿多层采空区火区CYT-H探测技术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36期 |
17 |
刘江;王伟;王施智;;综合物探在煤田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J];陕西煤炭;2010年02期 |
18 |
潘新想;;浅谈采空区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
19 |
史殿胜;;单边三极装置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效果[J];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08期 |
20 |
高晓辉,彭建兵,杨天亮,李滨;西合高速公路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及其治理方案[J];地球与环境;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