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简介

【摘要】: <正>孙建国教授,男,汉族,1956年10月生于辽宁省丹东市,祖籍湖北省汉川市。1978年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1981年在原长春地质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86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联邦德国进修,后转为博士研究生。1991年2月在联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德国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91年3月至1997年2月先后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征稿简则[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2 ;征稿简则[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6期
3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征稿简则[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盆”“山”耦合促进油气勘探——记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盆”“山”耦合的倡导者吴根耀研究员[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6期
5 刘德良;范洪义;;从文学和物理学到地球科学:漫谈时间[J];自然杂志;2011年03期
6 刘岩;;翟明国:厚重地学承载家国深情[J];中国科技财富;2011年13期
7 ;征稿简则[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9期
8 ;征稿简则[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8期
9 ;征稿简则[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7期
10 王德滋,史运良,蒋维楣,方一亭,陆根法,窦贻俭,翟建平;21世纪的地学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年05期
11 本刊编辑部;;欢迎订阅2011年度《世界地震译丛》[J];世界地震译丛;2011年02期
12 ;近刊题录[J];海相油气地质;2011年03期
13 ;《地球学报》投稿须知(2011.01版)[J];地球学报;2011年03期
14 ;欢迎订阅2012年度《地震学报》[J];地震学报;2011年05期
15 ;“发展战略论坛”专栏征稿简则[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16 潘潇;;美加边界两旁沉积物的不同可追溯到1.2亿年前[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1年03期
17 本刊编辑部;;《甘肃地质》征稿简则[J];甘肃地质;2011年02期
18 薛鲍;;“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9 ;一次并不意外的大地震——海地地震的警示[J];西南民兵;2010年02期
20 姚玉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火山作用项目资助概况及与美国科学基金会项目比较[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晔;滕吉文;;随县-常熟断面的上地幔结构[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王殿华;李守义;宋慈安;余钰琪;;地球科学的文化使命与当代地学工作者的责任[A];和谐社会与地质教育质量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广福;;缅怀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学家、教育家傅承义先生[A];辉煌的历程——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周年专刊[C];2007年
4 苏宏;孙克忠;滕吉文;魏计春;;山东聊城-潍坊-荣成地区深部构造[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5 姚陈;王培德;陆玉美;陈运泰;;大同地震横波分裂随时间的变化[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6 张晁军;Cinna Lomnitz;马丽;石耀霖;;墨西哥2001~2002年慢暂态形变事件的物理机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门可佩;;青藏北块7级强震的有序网络特性及其预测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青藏高原研究室SCI论文首页[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9年度学术论文汇编[C];2010年
9 魏计春;滕吉文;孙克忠;苏宏;;中国山东聊城——潍坊——荣成地区地壳结构[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10 孔祥儒;李宗舜;张建军;牛青坡;;随县-启东地带电性结构及与郯庐断裂的关系[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治国;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乐仁昌;氡及其子体的释放和运移规律及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1年
3 吴艳宏;青藏高原中部第四纪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文;统计学习理论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胡志奇;地壳中两种典型动态过程的计算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刘锐;非线性神经网络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
4 李爽;地球科学数据网格及其对地理科学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3年
5 张建;分形理论在东天山金矿预测中的运用[D];新疆大学;2006年
6 李智勇;松辽盆地南部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成藏模式[D];吉林大学;2007年
7 叶成名;基于数字地球平台的地学信息资源整合初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李增华;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矿物微观组构非线性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9 李河江;若尔盖地区金地球化学异常数据处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10 安立伟;济南泉域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及可视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徒瑜;我国向国际地球科学计划捐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赵凡 王博 腾艳;激发活力 凝聚合力[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3 陈元旭;英国地调局:打造应用地球科学信息中心[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4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 张洪涛;拓展研究空间 增强服务功能[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5 ;探索地球科学服务人类社会[N];科技日报;2003年
6 陶春;发展地球科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N];学习时报;2006年
7 赵凡;提高地球科学的公众认知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8 庞忠和;世界74实验室氚测试比对排名第五[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赵凡;地球科学更贴近社会[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赵凡;地学为社会服务,是行动不是口号[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