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洛川黑木沟黄土剖面的地层意义及黄土高原“黄土地层单位”命名初议

阎永定  
【摘要】:陕西省洛川县黑木沟黄土剖面颇具代表性。沟内黄土出露厚度139.79米,明显分三部分:上部为淡灰黄色,中夹一层浅褐红色古土壤,黄土疏松,大孔隙及裂隙发育,厚18.51米;中部为多层淡棕黄、淡黄褐色黄土与棕红、褐红色古土壤互层,厚63.01米;下部为淡棕黄、淡红黄色黄土,夹多层灰白色钙板层,厚58.27米。 据《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规定,笔者认为具有典型意义的黑木沟黄土剖面,研究程度高、暴露良好且新鲜、地理位置尚佳,作为黄土高原黄土岩石地层单位的层型是妥当的。黑木沟黄土可称黑木沟群,上中下三部分可分别称作腰子村组、秦家寨组、谷嘴组、秦家寨组又可分上下两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桐;;洛川小麦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初探[J];陕西气象;1980年09期
2 卢演俦;黄土地层中CaCO_3含量变化与更新世气候旋迴[J];地质科学;1981年02期
3 徐钦琦,尤玉柱,陈云;陕西洛川的黄土与深海沉积物的对比[J];科学通报;1981年19期
4 李玉山;黄土区土壤水分循环特征及其对陆地水分循环的影响[J];生态学报;1983年02期
5 施德鸿 ,贾永瑞 ,左秀法;试论洛川黄土塬区包气带水分的赋存与运移[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3年03期
6 刘东生 ,安芷生;洛川北韩寨黄土磁性地层学的初步研究[J];地球化学;1984年02期
7 郑洪汉;黄河中游全新世黄土[J];地球化学;1984年03期
8 陈云,陈吉刚;陕西黄土的微结构的初步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4年06期
9 戴英生;;黄河中游黄土地层发育的基本特征[J];人民黄河;1984年02期
10 阎永定;洛川黑木沟黄土剖面的地层意义及黄土高原“黄土地层单位”命名初议[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韫玉;袁志祥;黄长林;;渭河断陷及邻近地区地壳速度图象[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Exploration geophysics[A];Abstracts of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Volume 3 of 3)[C];1996年
3 ;Earthquakes and tectonophysical environments[A];Abstracts of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Volume 3 of 3)[C];1996年
4 ;Tomographic Inversion for Borehole Acoustic Transmission Method[A];Abstract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Geoscience[C];1991年
5 ;Preliminary Approach to the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for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A];Abstract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Geoscience[C];1991年
6 刘明振;;饱和黄土地层中隧道支护工程实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7 Woo,S.M.;;Part 1—Ground Improvement Techniques and Their Design Considerations[A];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Asian Regional Conference on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Volume 2)[C];1995年
8 王旭;赵善锐;;黄土地层桩底压密灌浆挖孔灌注桩承载特性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赵学勐;王安玲;刘希林;牟昌渝;;全液压静压桩在西安黄土地区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何立民;;喷锚支护在黄土地层隧道中的作用[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易秀;黄土类土对铬、砷的净化机理及地下水防污安全埋深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2 桑广书;黄土高原历史时期地貌与土壤侵蚀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飞;东海岛屿黄土与下蜀黄土古环境信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康军;黄土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强;陕西省酿酒葡萄气候区域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童心刚;关中与洛川地区土壤CO_2释放量的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乔晓亮;洛川无公害苹果主要害虫监测系统的初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黄鹤桥;洛川全新世土壤沉积剖面高分辨率年代序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程红;洛川地区末次冰期植被波动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璋;黄土地层预应力锚杆(索)锚固机理的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5年
7 许田柱;黄土地区城市地裂灾害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8 李滨;晋西黄土暗穴成因及其对公路危害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9 陈新建;黄土隧道工程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分析评价[D];长安大学;2004年
10 王箫风;庙岛群岛黄土地层的磁学特征及环境信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问关恩 马群才 张井生;为了苹果产业的发展[N];人民日报;2000年
2 记者 李佑民;我省苹果销售过半[N];陕西日报;2000年
3 冰;《花粉分析与环境考古》[N];中国文物报;2002年
4 记者 宋志明 张斌峰;黄延高速公路BOT合同签订[N];陕西日报;2002年
5 王淑玲;世界文化遗产:陕北民间剪纸[N];陕西日报;2002年
6 记者 刘迎春;黄延高速公路将动工兴建[N];西安日报;2002年
7 王秀华;秘密沟通红军与张学良联系的高福源[N];中国档案报;2003年
8 记者 闫雷;社会学所课题组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出建议[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9 赵景波;黄土高原的演变[N];人民日报;2003年
10 记者孟西安;陕西实施300万亩绿色果品生产基地工程[N];人民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