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γ-谷氨酰激酶基因敲除对产L-精氨酸钝齿棒杆菌8-193生理代谢的影响

李小曼  赵智  张英姿  王宇  丁久元  
【摘要】:【目的】为了阻断L-精氨酸合成的前体物L-谷氨酸的分支代谢途径,增加L-精氨酸合成的代谢流,构建钝齿棒杆菌8-193(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8-193)γ-谷氨酰激酶(EC:2.7.2.11,γ-glutamyl kinase)基因proB敲除的菌株,并研究proB基因敲除对菌株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运用PCR技术分别扩增proB基因的上游和下游序列,构建带有内部缺失的proB基因的敲除载体。经过两次同源重组,敲除C.crenatum 8-193的proB基因,构建菌株8-193-ΔproB,并用带有proB基因的表达载体对8-193-ΔproB进行互补验证。通过摇瓶发酵研究8-193-ΔproB的生理特性。【结果】PCR验证、γ-谷氨酰激酶酶活测定和营养缺陷型鉴定表明,获得了proB基因缺陷的菌株。摇瓶发酵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相比,8-193-ΔproB生物量降低9.6%,L-精氨酸产量提高13.6%。副产物中谷氨酸族和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含量升高;α-酮戊二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琥珀酸含量降低。proB基因敲除后,菌株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和丙酮酸羧化酶活性提高。【结论】对谷氨酸分支代谢途径的阻断可以改善8-193菌株的葡萄糖利用和精氨酸合成能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齐秀兰,曾绍钧,周忠喜;L-赖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培养基优化[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王弘;齐秀兰;李福德;;紫外诱变原生质体选育赖氨酸高产菌株[J];生物工程学报;1990年01期
3 齐秀兰,王军丽;硫酸二乙酯诱变原生质体选育赖氨酸高产菌株的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1998年01期
4 许虹;窦文芳;许泓瑜;张晓梅;饶志明;许正宏;;不同供氧水平对L-精氨酸分批发酵过程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8年09期
5 胡永飞;李铁民;杨智勇;张博;李玉;;限制修饰系统cglI赋予钝齿棒杆菌抗噬菌体功能活性[J];生物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6 徐美娟;张显;饶志明;杨娟;窦文芳;金坚;许正宏;;钝齿棒杆菌N-乙酰鸟氨酸转氨酶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其重组菌的精氨酸发酵[J];生物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7 窦文芳,许正宏,陶文沂;碳源及添加模式对钝齿棒杆菌JDN28-75发酵生产L-精氨酸的影响[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年05期
8 许正宏;窦文芳;王霞;陶文沂;;氮源及其添加模式对钝齿棒杆菌JDN28-75合成L-精氨酸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年03期
9 许正宏;熊筱晶;窦文芳;陶文沂;;L-精氨酸高产菌的选育及基于代谢流量分布的育种机制[J];工业微生物;2006年04期
10 薛峰;陶文沂;;前体物质和碳氮源补加策略对钝齿棒杆菌发酵生产L-精氨酸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7年06期
11 翁毓琛;熊勇华;陈雪岚;陶文沂;;argR基因对钝齿棒杆菌发酵过程中产精氨酸特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6年12期
12 刘森芝;;谷氨酸发酵生产菌的研究与开发[J];发酵科技通讯;2009年02期
13 邱立友;;我国谷氨酸生产菌选育进展[J];发酵科技通讯;1996年02期
14 刘森芝;;谷氨酸发酵生产菌的研究与开发[J];发酵科技通讯;2009年03期
15 张震元;氨基酸发酵工业的发展近况[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989年04期
16 阮法华,裘娟萍,周宁一,毛富根;氨基酸产生菌融合子产量分布的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17 伊廷存;袁建国;李峰;高艳华;;精氨酸产生菌的代谢机制及选育进展[J];食品与药品;2010年05期
18 王书平;刘俊华;;发酵法生产谷氨酰胺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美娟;钝齿棒杆菌SYPA5-5发酵产L-精氨酸的代谢工程改造[D];江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陶帅;高产L-精氨酸的钝齿棒杆菌在不同供氧条件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2 杨娟;转运蛋白LysE在钝齿棒杆菌发酵产精氨酸中的作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3 汪杏莉;低能N~+注入L-Ile产生菌诱变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