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产纤维素酶和脂肪酶固体培养基及接种和培养时间的研究
【摘要】:为准确鉴定和筛选产纤维素和脂肪酶细菌,通过平板扩散法测定不同氮源培养基对细菌产纤维素酶和不同碳源培养基对细菌产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确定细菌产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最佳培养基,利用最佳培养基研究不同琼脂含量、海水和淡水溶剂、菌种的培养时间及接种后的培养时间对细菌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蛋白胨为氮源的A培养基为细菌产纤维素酶最佳培养基,以Tween-20为碳源的培养基为细菌产脂肪酶最佳培养基;培养基中琼脂的最佳用量均为13‰;所有菌株在海水培养基上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比淡水培养基上高,但脂肪酶活性并非如此;鉴定和筛选产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细菌接种菌种的最佳培养时间分别为18 h和24~32 h,测定细菌产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最佳培养时间分别为48~72 h和120 h。
|
|
|
|
1 |
夏佩莹,李凤云,李明君;85-7培养基在细菌L型诱导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
2 |
朱遐;产纤维素酶细菌的工程化[J];生物技术通报;1996年05期 |
3 |
刘新元,李岩;用1640培养基培养L型细菌的探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7年06期 |
4 |
严鸿林;唐彩琰;Sangrila Sadhu1;Tushar Kanti Maiti;;细菌产生的纤维素酶(综述)(续2)[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8年12期 |
5 |
代先祝;梁晓丽;邱勤;;低营养浓度培养基分离培养生物膜中的细菌及其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2010年07期 |
6 |
周秀琴;;能分泌耐热性、耐酸性纤维素酶的细菌[J];微生物学杂志;1988年04期 |
7 |
胡爽;王炜;詹发强;杨红兰;山其木格;;一株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鉴定[J];生物技术;2008年05期 |
8 |
卢月霞;陈凯;李海江;;1株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
9 |
武寒雪;祝建波;周鹏;张煜星;;细菌脂肪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09年04期 |
10 |
张迎光;施晓聪;林全思;王震;吕建新;;天然高产脂肪酶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脂肪酶基因的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11 |
闫云君;舒正玉;杨江科;;细菌脂肪酶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6年04期 |
12 |
黄君红,成洁珊,陈青荷;乳酸菌生长最佳培养基的筛选[J];中国酿造;2001年02期 |
13 |
方亮,林琳,翟巧华,刘明杰,王忆平,王钊;流感病毒在无动物细胞的细菌共生培养基里的培养研究[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5年03期 |
14 |
贺芸;;产胞外耐高温纤维素酶细菌的获得和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15 |
赵元增;杨靖;孙海燕;;植物组培试验中“培养基不匀”问题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科学;2020年03期 |
16 |
陈春洪,邝哲师,陈薇,赖来展;里氏木霉纤维素酶产生条件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9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