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螺旋藻对腹泻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李景  王素英  师德强  
【摘要】:为评价螺旋藻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注射氨苄青霉素的方法,制造小鼠腹泻模型,造模成功后灌服不同剂量螺旋藻进行治疗,取不同治疗时间的粪便样品,检测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菌群的数量,并在螺旋藻灌胃8d后,测定小鼠不同肠段各指标菌群的数量。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螺旋藻对腹泻模型小鼠肠道菌群有明显调整作用,有效缩短了肠道菌群由失调到平衡的时间;粪便样品同各肠段内容物所反映的菌群的变化趋势相同,即治疗恢复组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总体上高于生理盐水组,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均低于生理盐水组,但取样位置不同,各指标菌群的数量明显存在差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修瑞琴 ,李连元;上海饮水水源致嗅生物及指示生物研究[J];卫生研究;1983年01期
2 庞启深,郭宝江,阮继红;螺旋藻多糖对核酸内切酶活性和DNA修复合成的增强作用[J];遗传学报;1988年05期
3 黄显东;值得重视开发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兰藻与绿藻[J];怀化学院学报;1988年06期
4 奇云;刮目相看螺旋藻[J];中国食品;1989年01期
5 方昭希,张爱琴;螺旋藻几种成分的初步分析[J];营养学报;1989年02期
6 朱治平,郜德成;空间人工生物圈——生物供氧技术[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9年04期
7 梅元灿;方敏;;高级保健食品——螺旋藻营养豆[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8 程双奇,曹世民,郑伟,莫熙穆,尹春南,李志红,谢南村;螺旋藻的营养评价[J];营养学报;1990年04期
9 张有民,崔长海,刘兆乾;微量量热法研究螺旋藻活性物质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1990年04期
10 吴开国;吴彤;磨传真;郭松超;袁秀玲;唐正心;;应用沼气池液培养钝顶螺旋藻的初步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少雄;刘光东;肖建春;;酶法制取螺旋藻水解物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次营养资源与保健食品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2 陈小萍;郑丽红;林国斌;陆苏闽;;闽产螺旋藻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次营养资源与保健食品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3 林国斌;陈小萍;赵道辉;;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螺旋藻中的γ-亚麻酸[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次营养资源与保健食品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4 祝寿芬;殷凤;;猴头多糖、螺旋藻对20例老年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老年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5 王元勋;;对螺旋藻和维生素C-螺旋藻合剂提高运动耐力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6 杨荣鉴;欧阳敏;黄来法;万定良;刘燕玲;;高蛋白食物——螺旋藻(摘要)[A];江西省第三届营养学术会议及优秀作品评选目录汇编[C];1989年
7 孟桦;王丽群;;螺旋藻护肤系列产品疗效初探[A];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8年
8 胡亚芹;蔡跃飘;姚倩;;螺旋藻研究现状[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9 莫建光;黄岛平;;HPLC法测定螺旋藻中松果体素的含量[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10 孙恢礼;郑建禄;龙丽娟;彭云辉;曾忠汉;;控释海水植物肥的研制[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燕清;光固定化生物材料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晋楠;螺旋藻种质与形态重建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刘金姐;节旋藻藻蓝蛋白操纵子、Rubisco基因及节旋藻和螺旋藻分子系统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4 张少斌;豌豆肌动蛋白异型体(PEAc1)的原核表达及其藻荧光探针的研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张晓辉;双向氢化酶基因的克隆、分析及其在节旋藻和螺旋藻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6 张青;UASB-磁化—生物复合系统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赵方庆;螺旋藻基因组结构分析和藻胆蛋白的适应性进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8 薛林贵;增强UV-B胁迫下蓝细菌NO信号的产生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邓中洋;葛仙米、地木耳的大量培养及葛仙米形态生理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年
10 徐建祥;螺旋藻的藻种选育及其生长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江强;钝顶螺旋藻中活性成份的提取、分离与纯化(Ⅲ)[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善文;极大螺旋藻和微小小球藻对UVB增强及有机质增富的响应[D];暨南大学;2001年
3 柯珍恋;钝顶螺旋藻转化与表达系统的建立[D];厦门大学;2001年
4 庞飒;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5 杨心宁;碘对螺旋藻的生理生化效应及富碘螺旋藻的培养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刘华;螺旋藻光合生理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年
7 马美萍;螺旋藻高产多糖种质与生产条件优化研究及分子机理初探[D];浙江大学;2003年
8 贺鸿志;Se、Te胁迫对极大和钝顶两种螺旋藻生长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3年
9 董斌;螺旋藻藻蓝蛋白与多糖的一步法提取[D];四川大学;2001年
10 王金霞;利用藻类生物反应器生产试剂级藻蓝蛋白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畦;海水螺旋藻养殖将风靡福建[N];中国海洋报;2000年
2 余仁 史华;螺旋藻,人体健康的卫士[N];中国水利报;2000年
3 冀东;云南施普瑞螺旋藻产品增值十倍[N];光明日报;2000年
4 易新宇 张宪华;充满阳光与绿色的事业[N];经济日报;2000年
5 马夫侠;糯玉米与螺旋藻的复合饮料[N];江苏科技报;2000年
6 黄维益 蒋国华 周青松 徐国昕;天目湖托起绿色啤酒[N];江苏科技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李昌淑;绿色银瀑啤酒再铸辉煌[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0年
8 记者 马上;新型保健绿色食品亮相[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0年
9 林辛;优化生命内外环境之宝[N];中华新闻报;2000年
10 张建国;螺旋藻饵料带旺蟹苗生产[N];中国海洋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