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对腹泻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摘要】:为评价螺旋藻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注射氨苄青霉素的方法,制造小鼠腹泻模型,造模成功后灌服不同剂量螺旋藻进行治疗,取不同治疗时间的粪便样品,检测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菌群的数量,并在螺旋藻灌胃8d后,测定小鼠不同肠段各指标菌群的数量。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螺旋藻对腹泻模型小鼠肠道菌群有明显调整作用,有效缩短了肠道菌群由失调到平衡的时间;粪便样品同各肠段内容物所反映的菌群的变化趋势相同,即治疗恢复组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总体上高于生理盐水组,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均低于生理盐水组,但取样位置不同,各指标菌群的数量明显存在差异。
|
|
|
|
1 |
修瑞琴
,李连元;上海饮水水源致嗅生物及指示生物研究[J];卫生研究;1983年01期 |
2 |
庞启深,郭宝江,阮继红;螺旋藻多糖对核酸内切酶活性和DNA修复合成的增强作用[J];遗传学报;1988年05期 |
3 |
黄显东;值得重视开发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兰藻与绿藻[J];怀化学院学报;1988年06期 |
4 |
奇云;刮目相看螺旋藻[J];中国食品;1989年01期 |
5 |
方昭希,张爱琴;螺旋藻几种成分的初步分析[J];营养学报;1989年02期 |
6 |
朱治平,郜德成;空间人工生物圈——生物供氧技术[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9年04期 |
7 |
梅元灿;方敏;;高级保健食品——螺旋藻营养豆[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
8 |
程双奇,曹世民,郑伟,莫熙穆,尹春南,李志红,谢南村;螺旋藻的营养评价[J];营养学报;1990年04期 |
9 |
张有民,崔长海,刘兆乾;微量量热法研究螺旋藻活性物质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1990年04期 |
10 |
吴开国;吴彤;磨传真;郭松超;袁秀玲;唐正心;;应用沼气池液培养钝顶螺旋藻的初步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