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吸血蠓虫的区系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蠓科吸血种类的区系。方法网捕法、畜诱法、灯诱法、人帐诱法和文献资料收集。结果新疆67种吸血蠓的构成,细蠓属17种,蠛蠓属2种和库蠓属48种。以库蠓属种类最多,占已知种类的71.64%;细蠓属种类次之,占25.37%;蠛蠓属种类数最少,仅占已知种类的2.99%。地理分布,除乌鲁木齐市外,其余各地区均有蠓种分布,以伊犁地区和阿克苏市蠓种最多。已知67种蠓的区系属性,属于古北界51种,两界共有16种,未见东洋界种类。结论为蠓科昆虫区系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
|
|
1 |
宋福春;李朝品;;安徽淮南八公山蠓科昆虫初次报道(双翅目:蠓科)[J];医学动物防制;2006年11期 |
2 |
郭文泽;刘国平;;黑龙江省吸血蠓研究进展(双翅目:蠓科)[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3 |
刘仰青;陈海婴;虞以新;;江西井冈山柱蠓(双翅目:蠓科)一新种[J];四川动物;2010年05期 |
4 |
李明伟;张家润;梁志华;霍明茵;赖玉龙;虞以新;;香港大屿山岛蠓科调查初报(双翅目,蠓科)(英文)[J];动物分类学报;2008年04期 |
5 |
敖虎;王柏凤;王明福;;辽宁省丽蝇科区系研究(双翅目:环裂亚目)[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6 |
刘文治,张全发,刘贵华,李天煜,李伟,吴文颖;丹江口库区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区系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年05期 |
7 |
许国权;段海生;;湖北桃花冲国家森林公园蝶类资源及区系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8 |
杨相甫,王太霞,张晋豫,李发启;河南伏牛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9 |
虞以新;中国蠓科昆虫(双翅目)区系分布概况[J];生物学通报;2003年12期 |
10 |
赵肖为,周茂洪;乐清湾红树林真菌区系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1 |
王维;;鄂西南三个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的区系调查[J];昆虫知识;2007年02期 |
12 |
熊林春,李培学,张可艮;信阳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及区系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01年04期 |
13 |
虞以新;黄燕颜;;澳门蠓科昆虫的新纪录和新种(双翅目:蠓科)[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6年01期 |
14 |
穆海亮;陈力;李竹;;重庆四面山自然保护区天牛区系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15 |
林敏水;;永安竹类植物及其区系研究[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0年01期 |
16 |
黄超甫;;闽清黄楮林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年14期 |
17 |
张孟余,吴新生;陈氏污蝇幼虫形态描述(双翅目:麻蝇科)[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0年04期 |
18 |
;我校两项科研成果分别获1990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1年01期 |
19 |
杨定;杨集昆;;中国大蚊属四新种(双翅目:大蚊科)[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20 |
陈汉彬,张春林,黄丽;四川省蚋属纺蚋亚属一新种记述(双翅目,蚋科)(英文)[J];动物分类学报;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