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政治学解读
【摘要】:中国传统民生政治观扎根于中国现实土壤和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和延续性,对当前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民本思想、大同思想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是我国传统民生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它们之间既有一致性又存在必然的差异性,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的民生政治观。
|
|
|
|
1 |
张恒;刘娣;;《管子》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
2 |
陈逸光;;论《管子》的民本思想[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
3 |
张成秋;;大同思想与传统文化[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
4 |
马元良;;秦人本、民本思想评析及联想[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
5 |
赵显辉;孙敏;;“以民为本”与“以人为本”[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
6 |
冯天瑜;;元典精神的近代转化[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
7 |
邹永贤;;朱熹对儒家德治思想的发展[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8 |
铁鸿业;;孔孟的仁政思想与现代民主政治[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
9 |
李万波;;试论中国传统行政伦理对现代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价值[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
10 |
周桂钿;;内圣外王——应对各种危机的东方智慧[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