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南海西沙和南沙捕获器浮游有孔虫通量季节变化与区域对比

梁诗茵  向荣  杨艺萍  钟福昌  袁曼曼  
【摘要】:对2012—2013年南海西沙和南沙沉积物捕获器中浮游有孔虫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13属20种,群落组合以热带亚热带暖水属种为主。上层捕获器中浮游有孔虫年通量在南沙海区(201 480枚·m~(-2)·y~(-1))明显较高,是西沙海区(99 676枚·m~(-2)·y~(-1))的两倍多。在西沙海区,下层捕获器浮游有孔虫年通量(207 386枚·m~(-2)·y~(-1))是上层的两倍多,且小粒径(150~250μm)壳体主要集中在下层,推测是区域的深层水流侧向搬运所导致。浮游有孔虫总通量和主要属种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G.ruber,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Globigerinita glutinata,Globigerinella aequilateralis和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的通量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西沙浮游有孔虫的通量主要出现在冬半年,有两个明显峰值,分别出现在季风间歇期和冬季风盛行期间;南沙浮游有孔虫通量则与季风变化密切相关,表现为冬夏"双峰型",在冬季12月—3月和夏季5月—8月呈现较高通量。南沙夏季的通量峰值主要由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贡献。Globigerina bulloides几乎只在冬季出现,而Globigerinoides conglobatus只出现在夏季,研究认为它们分别有作为南海冬季指示种和夏季指示种的潜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刘芳;向荣;;现代浮游有孔虫生态研究进展[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0年04期
2 陈平富,董军社;崖19-1-1井晚第三纪浮游有孔虫深度分层及其古海洋学意义[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3 李淑鸾;珠江口底质沉积中浮游有孔虫的分布规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6期
4 宋岩;浮游有孔虫具有惊人的再生能力[J];海洋科学;1983年03期
5 方惠瑛;台湾海峡中、北部上升流区浮游有孔虫的生态研究[J];热带海洋;1995年03期
6 郝诒纯,雷新华;新生代浮游有孔虫整体变化趋势[J];现代地质;1990年03期
7 郑执中,郑守仪;黃海和东海的浮游有孔虫[J];海洋与湖沼;1960年03期
8 董帅帅;类彦立;李铁刚;翦知湣;;温度对热带西太平洋活体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生长的影响研究[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8年02期
9 唐灵刚;向荣;杨艺萍;张兰兰;张玲芝;;东印度洋赤道南北两侧春季活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8年04期
10 Harunur Rashid;徐明芝;;Heinrich事件期间的混合层增深:多种浮游有孔虫的δ~(18)O研究[J];海洋地质动态;2009年03期
11 李铁刚,苍树溪,刘振夏,程振波,M.A.Hall,Y.Saito,S.Berne;冲绳海槽末次冰消期浮游有孔虫δ~(13)C的宽幅低值事件[J];科学通报;2002年04期
12 向荣;刘芳;孙有斌;陈木宏;;冲绳海槽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浮游有孔虫群落变化及5种古温度转换函数对比[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3 李学杰,陈超云,陈芳;南海北部HY4-901孔浮游有孔虫特征及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6年01期
14 石峻峰;类彦立;李铁刚;翦知湣;李青霞;;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ita glutinata种内SSU rDNA多样性研究[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9年01期
15 张泽伟;现代浮游有孔虫分类的一个新趋向[J];地质科技情报;1984年01期
16 倪云燕;;浮游有孔虫个体大小对硼同位素分析的影响[J];地学前缘;2009年01期
17 李青霞;类彦立;李铁刚;翦知湣;石峻峰;;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白色)的基因型研究及其古海洋学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9年01期
18 王汝建;肖文申;成鑫荣;陈建芳;高爱国;韩贻兵;李秀珠;;北冰洋西部晚第四纪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记录的海冰形成速率[J];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19 汪品先;闵秋宝;卞云华;冯文科;;十三万年来南海北部陆坡的浮游有孔虫及其古海洋学意义[J];地质学报;198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向荣;陈木宏;王东晓;陈忠;颜文;;基于现代过程的浮游有孔虫冬季替代指标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暨和政化石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6年
2 安佰正;;浮游有孔虫壳体重量指示大洋溶跃面的变化[A];全国微体古生物学分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年会、全国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郑连福;陈荣华;郑玉龙;陈建芳;翦知湣;;南海中部浮游有孔虫通量的季节变化与季风关系探讨[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林景星;杨慧宁;姜仕军;王绍芳;张静;宁秋侠;;南海盆地新近纪浮游有孔虫带、气候和生物生产力爆炸事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常凤鸣;王倩;李铁刚;;亚马逊冲积扇海域表层海水古盐度的定量重建[A];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6 孙晗杰;李铁刚;孙荣涛;于心科;常凤鸣;唐正;;2.36Ma以来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差值对温跃层变动的指示[A];全国微体古生物学分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年会、全国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秦国权;;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晚期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分带和对比[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万晓樵;;西藏白垩纪浮游有孔虫化石带[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8)——地层·古生物——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三)[C];1983年
9 向荣;吕红红;;黄东海陆架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活体浮游有孔虫的生态分布[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0 李保华;翦知湣;王吉良;汪品先;;南海南部12 MaBP以来的表层海洋环境变化及其与南海北部的对比[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1 涂霞;郑范;陈木宏;;西太暖池的浮游有孔虫及Heinrich事件记录[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2 向荣;唐灵刚;杨艺萍;张兰兰;张玲芝;;东印度洋2017年春季活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A];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3 谢金有;;南海北部莺琼盆地浮游有孔虫年代地层学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4 王吉良;;南海19Ma以来的浮游有孔虫交替事件[A];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5 王晓燕;李保华;;南海越南岸外0.42Ma来的浮游有孔虫群落和古环境[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6 王小华;陈荣华;赵庆英;陈建芳;冉莉华;M.G.Wiesner;;2009-2010年南海北部浮游有孔虫通量和稳定同位素季节变化及其对东亚季风的响应[A];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7 万随;翦知湣;成鑫荣;乔培军;王汝建;;南沙海区浮游有孔虫通量及其壳体化学性质的季节变化[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8 向荣;陈木宏;李前裕;刘建国;张兰兰;陆钧;;末次冰期以来浮游有孔虫群落变化记录的千年尺度气候快速变化[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9 韩子晨;李国彪;李新发;赵胜楠;张晓蓓;牛晓路;贾志霞;;西藏亚东堆纳地区晚白垩世有孔虫生物地层[A];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暨和政化石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6年
20 吴聪;史宇坤;胡修棉;;藏南定日上白垩统平行不整合界线及其浮游有孔虫时代约束[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安佰正;15万年以来西菲律宾海区浮游有孔虫壳体重量变化及其古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张鹏;印尼海区浮游有孔虫壳体地球化学特征和末次冰期以来印尼穿越流古海洋学记录[D];西北大学;2016年
3 王汝建;南沙海区百余万年来的放射虫组合及古海洋学事件[D];同济大学;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秦秉斌;25万年来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壳体重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2 窦天才;早更新世北大西洋浮游有孔虫揭示的古环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新发;西藏亚东堆纳地区古近纪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吴聪;藏南定日上白垩统平行不整合界线的时代约束[D];南京大学;2012年
5 赵鹏肖;西藏定日地区上白垩统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研究新进展[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6 韩子晨;西藏亚东堆纳地区晚白垩世有孔虫生物地层[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