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挥发性酚(以苯酚计)、2,4,6-三氯酚、五氯酚

欧天成  郭艳芬  陈少芳  谭倩  练翠雯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高效、实用、环保的新检测方法。方法对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种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条件和技术指标(线性相关系数、检出限、回收率和精密度等)进行探讨研究。结果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9以上,检出限分别是0.08μg/L、0.04μg/L、0.02μg/L,回收率分别是97.5%-116.9%、94.4%-120.0%、87.3%-118.7%,RSD值分别是2.1%-2.7%、2.2%-2.6%、2.0%-2.3%。结论所建立的新方法,灵敏度高,低毒环保,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冬梅;陈忠林;杨磊;沈吉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2,4,6-三氯酚[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04期
2 戴树桂,王菊先,王义;2,4,6-三氯酚在土壤-小麦生态系统中的迁移、降解[J];中国环境科学;1995年03期
3 刘振中;邓慧萍;詹健;;改性活性炭对2,4,6-三氯酚的吸附[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9年06期
4 张永明;阎宁;孙霞;浦雪静;;借助于次级利用促进2,4,6-三氯酚的降解与矿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陈定茂;美国环保局公布“全国二号噁英研究”结果[J];环境科学;1988年02期
6 王晴晴;武俐;邰超;赵同谦;张坤峰;;纳米铁催化过氧化氢降解2,4,6-三氯酚的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李瑞青;;活性炭处理含2,4,6—三氯酚废水的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4年03期
8 皮运正,王建龙;臭氧氧化水中2,4,6-三氯酚的反应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12期
9 张民,王珺,顾宇飞,杨宇,尹大强;鲫鱼肝脏代谢酶和血清性激素对低浓度五氯酚的响应[J];环境科学研究;2004年04期
10 谢贤政;2,4,6—三氯酚对多形饰贝的急性毒性实验[J];上海环境科学;1996年12期
11 张国平,NicellJ.A.,邹永廖;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处理废水中的五氯酚[J];环境科学研究;2000年02期
12 吴坤,徐淑霞,陈红歌,张跃灵;土壤中五氯酚的测定及其生物降解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13 叶鹏,张剑波,陈嵩,杨宇翔,王维敬,王杉霖;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去除五氯酚[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14 赵玲;彭平安;黄伟林;;几种取代酚酸对二氧化锰引起的五氯酚转化作用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15 王旭刚;孙丽蓉;;五氯酚的污染现状及其转化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8期
16 熊珺;冯伟科;王学东;;不同植物对五氯酚生物富集能力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1年07期
17 李晓燕;程四清;;固定化血红蛋白催化去除废水中的五氯酚[J];工业水处理;2011年09期
18 薛长安;王娟珍;王志勇;;饮用水水源五氯酚污染的应急处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年05期
19 赵方波;朱争争;于振江;张密林;王树涛;李相昆;王鹏;;不同材质、尺寸粉末炭吸附水中五氯酚的特性[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20 刘绍德;;用六丁基二锡氧烷与五氯酚控制螺蛳[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197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旭刚;李芳柏;;红壤胶体界面五氯酚还原转化活性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房彦军;高先军;胡红芳;宁保安;欧国荣;王红勇;高志贤;;五氯酚暴露对稀有惫句鲫肝细胞的损伤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3 唐舒雅;李金花;余宇燕;庄惠生;;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水中五氯酚[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4 谭敬;李新勇;陈国华;;Ru-Pd/TiO_2纳米管电极对五氯酚还原脱氯性能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刘云朋;周洁;李中坚;雷乐成;;有序介孔碳对低浓度酚类废水中五氯酚的选择性吸附研究[A];2013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33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连元;李淑敏;鄂学礼;吴志宏;;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饮水中五氯酚[A];第七届全国微量元素研究和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赵永昕;李莉;李卉卉;杨小弟;;石墨烯/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在五氯酚检测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邢晔;姜彬慧;刘文彬;;飞灰中氧化物对五氯酚生成PCDD/Fs影响[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吉欢欢;吴蕾;常飞;胡学锋;;g-C_3N_4光催化降解2,4,6-三氯酚性能与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刘薇;全燮;崔青;马梅;陈硕;王子健;;光电催化去除水中五氯酚过程的生态毒性评价[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旭刚;土壤胶体界面五氯酚的还原转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玲玲;新型功能化富集材料用于溶液样品中痕量组分萃取分离的应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3 蔡瑛;新型固相萃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多环芳烃分析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娜;2,4,6-三氯酚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凋亡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何悦;2,4,6-三氯酚慢性暴露对青鳉生长和生殖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陈怡;太湖流域五氯酚水质基准校验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4 杨品品;蚓触圈特性对土壤五氯酚消减影响及机理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5 李蓉洁;外源电子供体在加速2,4,6-三氯酚生物降解中的作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朱争争;纳米炭—超滤联用技术去除水中五氯酚的效能与机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7 汪桂芝;不同价态铁元素对厌氧微生物降解2,4,6-三氯酚的影响及特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8 熊珺;苯胺和五氯酚在水环境中残留分析及生物修复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淑霞;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土壤中五氯酚降解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10 牛玉晶;紫外辐射加速三氯酚的生物降解[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