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钡基/聚偏氟乙烯复合介质材料的界面改性与储能性能
【摘要】:随着功率型电子器件设备向小型化和高性能化方向发展,迫切需要高储能密度、高充放电效率、易加工成型、性能稳定的介质材料.目前BaTiO3基介电陶瓷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但耐击穿场强低、柔性差,而聚合物基电介质材料具有超高功能密度、超快的充放电响应时间、良好的柔韧性、高耐击穿场强、质量轻等优点,但聚合物材料本身存在介电常数较低、极化强度低等问题,因此导致两者储能密度较低,限制了在小型化功率型电容器元件中的应用.为了获得高储能性能材料,科学家提出通过复合的方式将高介电常数无机陶瓷填料加入到聚合物中,提高材料的储能性能,界面在材料的性能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钛酸钡基/聚偏氟乙烯复合电介质材料界面设计和控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偶联剂、表面活性剂表面改性、聚合物壳层表面修饰、无机壳层表面改性、有机-无机壳层协同改性等界面改性方法对复合材料极化和储能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现有的界面模型与理论研究方法,概述了存在的挑战和实际局限性,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
|
|
1 |
王璟;董赛男;栾雪梅;商少明;;体系酸度对直接沉淀法合成钛酸钡的影响[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年12期 |
2 |
白克江;王伟平;;六钛酸钾在摩擦材料中的应用[J];天津汽车;2008年08期 |
3 |
魏明,王春波,乃学瑛,李中,李武;无机晶须研究进展Ⅱ:钛酸钾晶须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J];盐湖研究;2005年01期 |
4 |
冯新,吕家桢,陆小华,暴宁钟,陈栋梁;钛酸钾晶须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J];复合材料学报;1999年04期 |
5 |
牛云贺;董帅;穆继亮;陈晓勇;;纳米钛酸钡的液相合成研究[J];化学工程师;2015年08期 |
6 |
肖瑶;周茜洋;杨倩;姜梦诗;井尧;邓昭平;;钛酸钾导电晶须的制备与研究[J];材料保护;2014年S1期 |
7 |
李军;李三喜;薛健;张明;杨殿来;张莹莹;;醇对低温水热合成四方相钛酸钡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3年02期 |
8 |
宗瑞;喻佑华;张岚;袁玲玲;余丽芳;;钛酸锌粉体合成方法研究进展[J];江苏陶瓷;2008年05期 |
9 |
全学军,李大成;共沉淀法制备钛酸钡微粉的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1年05期 |
10 |
孙玉泉;;纳米钛酸钡的制备及组织与性能分析[J];铸造技术;2015年05期 |
11 |
郑建兴;李巧玲;李凯旋;张华;张淑敏;潘媛媛;;化学镀钛酸钡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化工中间体;2013年08期 |
12 |
韩冰冰;李莉;王宝辉;赵紫浩;;钒钛酸-聚苯胺薄膜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12年04期 |
13 |
刘玉民;齐涛;张懿;;钛酸钾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J];化工进展;2008年12期 |
14 |
赵玉玲;蔡军;魏坤;何其慧;胡柏星;沈健;;共沉淀法制备纳米钛酸钡的进一步研究[J];精细化工;2008年09期 |
15 |
陈舰;李燕钿;;微波-水热合成钛酸钡粉体及其表征[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
16 |
胡恒瑶,古宏晨,程存康,徐宏;六钛酸钾晶须制备新工艺[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年S1期 |
17 |
白改玲;赵彦亮;;反应条件对共沉淀法制备纳米钛酸钡粉体的影响[J];山西化工;2014年05期 |
18 |
赵培峰,孙乐民;纳米钛酸钡微粉的制备[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