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进口道换道行为研究及建模
【摘要】:为了对信号交叉口上游车辆换道行为进行分析,以元胞自动机交通流理论为基础,结合自由换道模型及强制换道模型提出了进口道附近路段的综合换道模型,并对原有强制换道模型进行改进.通过对综合换道模型进行模拟,得出进口道附近交通流的时空关系及密度关系图.模拟结果表明,车流密度在[0,0.2]及[0.4,0.6]范围时,进口道换道率变化率较高;同时在中低密度下,随着换道率的增加,平均车速逐渐降低,但在高密度下,车速随换道率变化并不显著.
|
|
|
|
1 |
何宁,杨涛,李朝阳,钱林波;信号交叉口延误及排队长度的实证研究和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5期 |
2 |
单传平;余波;瞿春涛;;公交车辆停靠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8年10期 |
3 |
郝建勋;利用“红灯闪烁”提高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1年05期 |
4 |
葛宏伟;王炜;陈学武;;信号交叉口上游公交站点实际停靠延误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
5 |
陈群,晏克非;基于遗传算法的城市交叉口实时信号控制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5年01期 |
6 |
葛宏伟;王炜;陈学武;薛博;;公交站点车辆停靠对信号交叉口进口道交通延误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7 |
王京元;王炜;;信号交叉口车道功能划分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6期 |
8 |
张诗富;;浅谈平面交叉口与公交车站之间的距离关系[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3期 |
9 |
杨佩昆;;上海市延安——西藏路交叉口——采用各种交通管理措施后的通行能力[J];华东公路;1981年04期 |
10 |
李峰,王秋平;单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J];城市问题;2003年02期 |
11 |
杨锦冬,杨晓光,彭国雄;环形交叉口交通控制模式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0年03期 |
12 |
周彤梅;交叉口感应信号控制优化设计研究[J];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13 |
唐德文,钱正红;信号灯交叉口的当量分析方法[J];上海公路;2002年04期 |
14 |
常云涛,彭国雄;城市道路绿波控制系统延误评价[J];中南公路工程;2004年01期 |
15 |
杨佩昆;车辆通过冲突点的红绿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分析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3期 |
16 |
常云涛,彭国雄;基于遗传算法的城市干道协调控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
17 |
沈建武;信号交叉口共用车道左转车比例系数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4年02期 |
18 |
弓福,李洋;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计算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10期 |
19 |
沈建武;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关于左转车比例系数的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年06期 |
20 |
王茜,杨晓光;信号控制交叉口进口道公共汽车停靠影响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