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千周和兆周范围的马氏体相变内耗以及预马氏体相变内耗

沈惠敏  许自然  朱劲松  杨照金  王业宁  
【摘要】:在千周和兆周两个频段分别测量了含Cd为46.1at%,47.5at%,50.0at%和52.5at%的AuCd合金中与马氏体转变有关的内耗和杨氏模量。 实验结果表明,在千周范围,由于马氏体转变引起的Q~(-1)(内耗)是静滞后型的。Q~(-1)峰的形成可以用弹性软化及界面位错的静滞后阻尼机制来解释。而兆周范围的超声衰减是与频率有关的,表明尚有共振型及弛豫型阻尼的成份。此外,实验还观察到AuCd合金的等温马氏体转变Q~(-1)峰以及预马氏体相变Q~(-1)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长伟;王轶农;杨大智;;时效处理NiTi合金的相变研究[A];200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张天林;叶超;何世平;;应用微相关法在位检测记忆合金晶粒变形[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3 马云庆;蒋成保;李岩;徐惠彬;王翠萍;刘兴军;;Ni_(54)Mn_(25)Ga_(21)合金的高温形状记忆效应[A];第十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辑)[C];2005年
4 高昕;郑玉峰;蔡伟;赵连城;;NbRu高温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与组织结构[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高智勇;陈枫;蔡伟;王中;赵连城;吴光恒;沈保根;詹文山;;Ni-Mn-Ga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热致马氏体相变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刘勇兵;曹占义;陆有;李月英;;6063-飞灰颗粒复合材料的减振性能分析[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胥永刚;李宁;沈保罗;邱绍宇;邹红;;水基磁流体的制备及Fe-13Cr-2.5Mo阻尼合金磁畴的观察[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8 郭亮;漆璇;江伯鸿;戚震中;;富钛的镍钛形状记忆薄膜的相变行为与成分、热处理条件及循环次数的关系[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曹金华;窦作勇;姜龙涛;武高辉;;铝基微孔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及阻尼特性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10 霍永忠;王星耀;;界面能对马氏体相变动力学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小刚;Ni-Mn-Ga/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相变、阻尼与磁致应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刘超;磁控溅射Ni-Mn-Ga合金薄膜的相变行为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李周;铜基形状记忆合金中的相变及其相关效应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4 成琴;碳化硅与铜锆合金纳米材料力学性能的原子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钱士强;TiNiPd高温形状记忆薄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6 顾敏;喷射共沉积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阻尼特性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博;ZrAlNiCu(Nb)大块非晶的内耗行为[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2 王强;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内耗及其机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3 关昕;高性能Mn-Cu-Ni-Fe阻尼合金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4 高坤;近等原子比TiNi合金薄膜的制备与马氏体相变机理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5 钱斯文;带隙原位可调型固/固二维声子晶体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6 郭丽君;合金液态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7 曹伟产;退火温度与衬底温度对TiNi薄膜组织结构和相变行为的影响[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利民;Ni-Ti系合金薄膜磁控溅射制备工艺及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方广志;非致冷红外探测器用VO_x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杨会智;喷射共沉积6013Al/SiCp/Gr复合材料阻尼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康文华 张黛微;发现巨大电致变形效应和无铅压电材料[N];陕西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