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贵州铝厂拜耳赤泥综合利用探讨

刘邦煜  张伟  林华  
【摘要】: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渣,随着铝工业的发展,如何有效地综合利用赤泥已迫在眉睫。对贵州铝厂拜耳赤泥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矿物组成进行了研究。并从建筑材料整体利用、提取有价元素、环境材料3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赤泥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贵州铝厂拜耳赤泥综合利用的技术难点和限制因子。最后,针对贵州铝厂拜耳赤泥的物化特性,深入探讨对其综合利用的理想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工艺技术流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培新,阎加强;赤泥制作瓷质砖黑色颗粒料的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00年03期
2 曲永新,关文章,张永双,吴芝兰,王秀兰,陈月娥,徐晓岚;炼铝工业固体废料(赤泥)的物质组成与工程特性及其防治利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3期
3 B·米什拉 ,王中明 ,李长根;从赤泥中回收有价产品[J];国外金属矿选矿;2003年07期
4 司秀芬,邓佐国,徐廷华;赤泥提钪综述[J];江西有色金属;2003年02期
5 张江娟,段战荣;从工业赤泥中回收钪[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年05期
6 赵飞,何友谊,袁华俊,万发荣;石灰添加量对平果铝土矿赤泥相变的影响[J];轻金属;2004年07期
7 张江娟,段战荣;从赤泥中回收钪的研究现状[J];湿法冶金;2004年04期
8 姜平国,王鸿振;从赤泥中回收铁工艺的研究进展[J];四川有色金属;2005年02期
9 王梅,杨家宽,侯健;赤泥粉煤灰免烧免蒸砖的原料与制备[J];矿产综合利用;2005年04期
10 殷建华;殷德洪;;国内外赤泥残渣陆地处置贮存技术及其发展[J];世界有色金属;2005年12期
11 陈红霞;孙恒虎;李化建;;热处理温度对赤泥胶凝活性的影响[J];轻金属;2006年09期
12 刘嫦娥;李楠;姜怡娇;段昌群;;铝工业废渣——赤泥的综合利用[J];云南环境科学;2006年03期
13 戚焕岭;;氧化铝赤泥处置方式浅谈[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7年Z1期
14 吕子剑;毕诗文;谢雁丽;杨毅宏;;黑腐酸对赤泥沉降分离过程影响的研究[J];中国有色冶金;2007年02期
15 姜跃华;刘勇;林初夏;常小玉;李冠宇;;郑州氧化铝厂赤泥化学和矿物学特征及资源化利用探讨[J];轻金属;2007年10期
16 石磊;;赤泥的综合利用及其环保功能[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年09期
17 张振;;利用氯化镁降低赤泥中碱含量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7年09期
18 贺深阳;蒋述兴;汪文凌;;我国赤泥建材资源化研究进展[J];轻金属;2007年12期
19 余启名;周美华;李茂康;郭惠;;赤泥的综合利用及其环保功能[J];江西化工;2007年04期
20 殷文宇;;赤泥的综合利用现状[J];山东化工;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相莉;张廷安;刘燕;豆志河;;我国赤泥的综合利用分析[A];第十三届(2009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程孝龙;何静宇;杨磊;;赤泥的综合利用[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3 南相莉;张廷安;刘燕;豆志河;赵秋月;蒋孝丽;;我国主要赤泥种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A];第十二届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林江;谢襄漓;;赤泥的综合应用技术[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潘志华;张彦娜;李东旭;;赤泥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在加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张永双;曲永新;吴树仁;;炼铝工业固体废料(赤泥)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综合利用研究[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7 文小年;王林江;何学军;谢襄漓;;用赤泥回收二氧化钛的工艺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戚焕岭;;氧化铝赤泥处置方式浅谈[A];第二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与工程设计全国学术会议专辑[C];2007年
9 钟莉;张亦飞;;亚熔盐法回收赤泥[A];2008年全国湿法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来保;马正先;;赤泥选铁工艺研究现状[A];2009中国选矿技术高峰论坛暨设备展示会论文[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房永广;高碱赤泥资源化研究及其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范美蓉;赤泥对污染稻田重金属钝化行为及其肥效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明;山东铝业公司赤泥堆积坝稳定性分析及安全措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
4 罗惠莉;赤泥改性颗粒修复材料及其对铅锌污染土壤的原位稳定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李方文;赤泥质多孔陶瓷滤料表面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艳飞;疏水团聚—磁种法从赤泥中回收铁及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李亮星;从赤泥中回收铁钛的工艺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09年
3 曹利军;拜耳赤泥加工制备富钛料[D];贵州大学;2009年
4 王亮亮;赤泥碱物质分析及大宗综合利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田红献;赤泥堆场环境影响评价模式与管理[D];中南大学;2005年
6 李利;拜耳法赤泥干混砌筑砂浆的配制及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陈来保;赤泥回收利用工艺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刘春;利用中铝赤泥生产赤泥—水泥型混凝土的可行性探讨[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9 高建阳;拜耳法赤泥综合利用新工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10 庄锦强;高铁氧化铝赤泥中铁的回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元;南京利用废渣制成“赤泥砖”[N];新华日报;2008年
2 倪卫东 黄晓明;中铝山东分公司探索赤泥产业化之路[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3 孔祥海 王淑贞;中铝山东分公司赤泥研发项目效果显著[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黄永卓 通讯员 李丽;赤泥价值发现迈出第一步[N];中国化工报;2011年
5 闫格;山铝矿业公司赤泥堆中炼出宝[N];淄博日报;2011年
6 撰稿 张振兴;“牵手”静乐赤泥洼 真情关爱暖山乡[N];忻州日报;2011年
7 袁利民 张浙;赤泥有望成为新资源[N];中国工业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吴玮;成员各行高招 有色集团解赤泥利用难题[N];中国工业报;2013年
9 张振兴;静东县领导贴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N];忻州日报;2007年
10 王树谷;凝石技术:实现赤泥无害化综合利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