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_2纳米带的水辅助生长与表征
【摘要】:以高纯Sn粉为原料,采用水辅助生长法在850℃下合成了SnO2纳米带,用SEM、TEM、XRD、EDX、HRTEM和SAED对其形貌、结构和成份进行了表征,对SnO2纳米带的光致发光和红外谱图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水辅助生长SnO2纳米带的化学原理和生长机制。结果表明:用水辅助生长法制备的SnO2纳米带产量高、结构均匀,XRD衍射图与SnO2的标准图完全一致,纳米带的宽度为70~100nm,厚度为5~8nm,长度可达数十微米;SnO2纳米带光致发光在617nm和651nm处有2个强峰,在446nm处有一个弱峰,这些都是由氧空位引起的;SnO2纳米带的红外谱图中560.6cm-1处的峰属于表面振动模式;水辅助生长SnO2纳米带的可能机制是VS生长机制。
|
|
|
|
1 |
应鹏展;倪自丰;修伟杰;贾良菊;罗勇;;超长SnO_2纳米带的制备及表征的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2 |
倪自丰;应鹏展;罗勇;戴新联;刘涛;;碳热还原法制备SnO_2纳米带及其表征分析[J];无机材料学报;2007年04期 |
3 |
王玉桂,乔利杰,高克玮,宿彦京,褚武扬,王中林;单晶SnO_2纳米带裂纹形核的临界应力和断裂韧性[J];金属学报;2004年06期 |
4 |
郭斯淦,李文权,郑顺旋,余永安;二氧化锡反射光谱的气敏现象[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2年01期 |
5 |
谭军;;我国合成世界首例单晶碲化物纳米带[J];功能材料信息;2007年02期 |
6 |
曹艳霞;王万杰;王经武;陈荣峰;;SnO_2纳米空心球的合成及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方面的应用(英文)[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9年01期 |
7 |
李跃萍;铝电解质中二氧化锡的光谱测定[J];光谱实验室;1999年05期 |
8 |
袁福龙,傅洪海,刘丹宁,朱宇君,袁宏宇;用超声喷雾热分解法制备二氧化锡薄膜[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
9 |
刘梅,薛丽,张晓芬,刘凯,孟祥东,李海波;SnO_2及掺杂CuO的SnO_2纳米粉末的制备与表征[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0 |
丁钟复,郝秀芳;锑掺杂的二氧化锡纳米粉粒抗静电性能的探讨[J];上海纺织科技;2003年05期 |
11 |
孔德强;袁运法;白召军;张冰;陈荣峰;;溶胶凝胶法合成莫来石纳米带[J];无机化学学报;2006年02期 |
12 |
邹强;张之圣;李海燕;胡明;秦玉香;刘志刚;;聚乙烯醇辅助合成ZnO纳米带及其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7期 |
13 |
黄世震;陈文哲;林伟;;纳米SnO_2材料的电子显微镜表征[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
14 |
敖伟琴;李均钦;杨华明;;机械化学法合成二氧化锡纳米晶(英文)[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年01期 |
15 |
;石墨纳米带有望成半导体新材料[J];材料导报;2008年S2期 |
16 |
;我国合成世界首例单晶碲化物纳米带[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年06期 |
17 |
应中;二氧化锡的活化烧结术[J];玻璃与搪瓷;1978年04期 |
18 |
薄占满;掺Sb二氧化锡半导体导电机理的实验探讨[J];无机材料学报;1990年04期 |
19 |
秦毅红,张云河,李新海,张昭;超细二氧化锡(SnO_2)气敏性的研究[J];中国陶瓷;1999年05期 |
20 |
邹强;张之圣;李海燕;李玲霞;胡明;秦玉香;刘志刚;;高分子自组装ZnO纳米带合成过程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6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