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关于民俗志深入描写的一些初步设想

黄涛  
【摘要】:作为经典研究范式的民族志与民俗志,近些年来在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对话中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特别是在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已成为“显学”的当代,随着田野调查的普遍展开,民族志、民俗志的书写也成为绕不开的一个核心话题。2006年12月16日至1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中心、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了“民族志·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三十多位民俗学界、人类学界的知名学者围绕“民族志·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这一议题展开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由于篇幅所限,本期摘引的发言主要涉及“民族志”与“民俗志”的概念辨析和学理渊源、“民族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民俗学组织及活动介绍(一)[J];民俗研究;1987年04期
2 原春溪;;试论城市民俗志的编写[J];民俗研究;1988年02期
3 汪玢玲;张徐;;方志与民俗[J];民俗研究;1989年01期
4 秦秀强;我国龙舟文化史钩沉[J];学术论坛;1991年01期
5 万树瀛;徐高潮;;民俗编纂学刍议[J];民俗研究;1991年04期
6 郭永生;;民俗志琐谈[J];民俗研究;1991年04期
7 ;《民俗研究》1991年总目录[J];民俗研究;1992年01期
8 蔡利民;民俗学必须重视对风的研究[J];民俗研究;1994年02期
9 陶思炎;论民俗学体系的重构与应用民俗学的建设[J];江海学刊;1995年05期
10 钟敬文;编撰地方民俗志的意义——《绍兴百俗图赞》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山曼;;论山岳民俗志[A];山岳与象征——2001山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叶春生;;访学东瀛忆吾师,再说一国民俗学[A];纪念钟敬文诞辰一百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杨宏海;;黄遵宪与民俗学[A];黄遵宪研究新论——纪念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广良;;致山曼先生的送行信[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莘;河北霸州胜芳镇民间花会音乐民俗志[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龙;论新时期民俗学的发展阶段[D];山东大学;2007年
2 杨冰;神灵、庙宇与村落生活:对一个鲁中山村民间信仰的考察[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锡诚;鄂伦春文化的珍贵写照[N];中国民族报;2002年
2 李末;《中国民俗大系》(31卷本)适时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陶立璠;民俗学仍是一门显学[N];北京日报;2005年
4 林希;“狼文化”与市侩哲学[N];光明日报;2005年
5 阎瑜;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进行时[N];经济日报;2005年
6 张连杰 张建珠;首部民俗志将问世[N];天津日报;2005年
7 成都传媒集团特派记者 卫昕;修志3000卷!中国民俗观止矣[N];成都日报;2006年
8 郑延芳;柘荣县为民间艺术铺路搭桥[N];今日信息报;2006年
9 武翩翩;为中国民俗文化树立世纪丰碑奠基[N];文艺报;2006年
10 孙光兴;述事物之本来 究交通之沿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