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观念的自我革新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建构——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大时代与小阶段的划分

何萍  
【摘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以大时代与小阶段的划分勾勒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思想创造史,也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课题,即如何阐明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所作出的原创性贡献。对于这个课题,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当下状况看,有三个理论难题亟待破解:其一,中国共产党百年的理论创造特点;其二,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谱系溯源;其三,“第二次结合”的提出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建构及其意义。在这三个理论难题中,第一个理论难题的破解具有总括性,对于我们在全局上把握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揭开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间不断成长和壮大的秘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个理论难题的破解,使我们能够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观念和政党理论的形成中更深入地领会中国共产党的内在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其他政党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及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第三个理论难题的破解,可以让我们看清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曲折道路,坚持用历史主义的观点来研究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中昭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勇于自我革新的精神。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李建云;;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纪念建党90周年[J];法制与社会;2012年09期
2 余满红;;浅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经验[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年04期
3 宋才发;;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及深远影响研究[J];学术论坛;2021年06期
4 左鹏;;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年04期
5 王立媛;;浅议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思想[J];新西部;2018年29期
6 张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三题[J];理论导刊;2017年05期
7 毛胜;;中国国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新探[J];学习论坛;2010年10期
8 丁俊萍;胡永干;;中国共产党自信的理由和底气及其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年09期
9 高继文;;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艰辛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10 石仲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6期
11 王虹;刘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2 韩秀丽;;中国共产党对政治文明的创新与发展[J];学理论;2010年28期
13 洪星;;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9期
14 罗鸿;;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15 姚美红;;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和启示[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16 王锦慧;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深化与发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01期
17 于艳飞;;浅议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2年10期
18 李建权;马婕;;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意识和中国共产党对其基本原理的发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5期
19 黄蓉生;;党和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对中国共产党探求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历史的初识[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2 苏令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契合[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3 宋进;;略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孙力;;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科学发展观[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5 吴红仙;;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勇往直前的动力[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林元;姚润皋;尚庆飞;;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性发展[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4年
7 丁荣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8 麦热阿巴·莫敏;;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A];“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经营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9 张立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梦[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4卷第2辑[C];2014年
10 纪政文;;论中国社会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11 荣长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九十年——概念、进程和规律[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12 赵华朋;许春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3 刘亚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和大众化是永恒的追求[A];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4 张传鹤;;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四个着力点[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5 李莎莎;;在普通群众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原因及对策[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6 国万忠;;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规律性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17 陈曙光;;新中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18 王文兵;;简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问题[A];毛泽东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19 白刚;;作为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科学发展观[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三辑)[C];2012年
20 张淑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冯德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2 傅薇;政治仪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王文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4 陈兰馨;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21年
5 谭彩霞;《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6 赵开开;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年
7 汪书路;吕振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武汉理工大学;2019年
8 胡峻;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9 李燕;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10 朱晓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11 李进;媒体融合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12 仲海涛;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挑战与应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13 刘袁浩;哲学诠释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14 刘国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马克思精神”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15 薛金慧;农民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16 姚永明;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17 王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18 谭可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19 唐小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0 齐艳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文化基础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克兢;突破性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D];安徽大学;2011年
2 唐艳;中国共产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坚持和发展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20年
3 张倩;建党前后马克思主义者对辛亥革命的反思[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4 高芳;“四个选择”视域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批判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20年
5 祁祁;中国共产党处理党际关系四原则研究[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15年
6 王瑞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分析与路径选择[D];河南大学;2011年
7 甘园园;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西南大学;2021年
8 柳宇龙;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翚婷;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及在我党实践中的丰富与发展[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路径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1 冯慧雅;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年
12 方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7年
13 毛厚军;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14 陶文杰;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及经验总结[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15 朱锐;《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16 刘艳;中国共产党基本国情认识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17 任婉丽;中国共产党对社会进步评价尺度的探索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8 李敏;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1年
19 孙晓黎;辛亥革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影响[D];广西大学;2013年
20 白启鹏;红色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开华 湖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副教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N];长江日报;2016年
2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 刘景泉 陆阳;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N];天津日报;2020年
3 人民日报理论部高级编辑 彭国华;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N];光明日报;2015年
4 本报评论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N];光明日报;2016年
5 本报记者 申琳 杨明方 孙秀艳 张志峰 马跃峰 钱伟;科学发展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N];人民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段丹洁;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
7 记者 张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吴珺 叶帆 何民捷;为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提供支撑[N];人民日报;2007年
9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徐贵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N];深圳特区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李亚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N];光明日报;2006年
11 宋青珉;坚持“两个结合”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新时代新征程[N];咸阳日报;2021年
12 本报评论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N];经济日报;2016年
13 本报评论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N];西安日报;2006年
14 记者 陈明红;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N];西江日报;2021年
15 本报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杨非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
16 洪玉娟 天津师范大学 马福运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N];河南日报;2021年
17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黄旭东;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丰富内涵[N];贵州日报;2021年
18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教授 左鹏;为什么说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N];团结报;2021年
19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袁银传 刘秋月;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N];人民日报;2021年
20 李艳 张胜;学者研讨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N];光明日报;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