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试论战后日本的新国家主义思潮

黄大慧  
【摘要】: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经过复兴和高速增长阶段,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到60年代末,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经济上的成功,使日本人广泛地意识到日本处于新的环境之中,因而在内政和外交上都出现了新的认识。新环境与新认识促使日本人对日本未来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何种角色进一步展开论争。战后日本在国家发展道路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多种政治思潮的论争,这些思潮大体可概括为四种思想流派,即进步派、重商主义派、自由现实主义派和新国家主义派。大致说来,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梁纯夫;;“战后日本”及其他[J];读书;1956年07期
2 堺屋太一;;沉沦的政客 堕落的日本[J];环球人物;2008年15期
3 叶永烈;;你真的了解日本吗[J];同舟共进;2008年10期
4 王小平;;“战后日本经济现代化”研究综述[J];日本研究;1990年04期
5 王书中;日本走向何方?[J];世界经济与政治;1988年01期
6 庞中英;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论析(摘要)——关于民族主义的一项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03期
7 朱建荣;;经济增长与开放度—“一看日本 二思中国”系列报告之四[J];国际展望;1988年04期
8 张志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因和表现[J];理论探索;2003年04期
9 金明善;日本经济研究三十年[J];日本研究;1994年03期
10 黄艾禾 ,刘婉媛;日本国民应该为自己怎样定位?[J];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30期
11 湘溪;;当资源遭遇“民族主义”[J];世界知识;2009年18期
12 常士訚;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两种经济民族主义评析[J];世界民族;2002年04期
13 黄焕宗;;试论近代泰国当权集团的民族主义[J];南洋问题研究;1988年03期
14 刘杰;美国亚太政策中的“经济民族主义”观念[J];当代亚太;1997年02期
15 夏新蓉;;‘他者’话语下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的持久性[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16 刘予苇;;从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中应借鉴些什么[J];日本研究;1985年04期
17 王德迅;“震撼日美关系”的爆炸性读物——《日本要敢于说“不”》一书评介[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1年02期
18 魏巍;为什么日本……——西方记者笔下的当代日本“浮士绘”[J];世界博览;2002年04期
19 胡平;;不能拿德国说日本的事[J];同舟共进;2007年04期
20 庚欣;;日本人为何不爱谈崛起?[J];招商周刊;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世明;;论先进文化对日本跨越式发展的影响[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江鹏;;战后日本否认侵略历史的动向分析[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3 李湘琴;;浅谈日本人的“鱼”文化[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徐向东;;从社会调查结果看当代日本人的婚姻观[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5 郭德玉;;浅谈二年级的阅读课[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6 徐向东;;战后日本婚姻家庭的变化[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7 马秀山;;专利制度——振兴、发展经济的杠杆[A];专利法研究(1991)[C];1991年
8 吕元明;;战后日本开展郭沫若研究概况[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9 张明杰;;关于日语外来语及其教学[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10 陈景彦;;中日之间的历史认识问题与日本政府的历史观[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政;战后日本新国家主义研究[D];南开大学;2004年
2 程文明;日本“大国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利华;日本民族心理视角下的对华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卢丽;南原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关洪涛;战后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及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刘润;日本财政重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7 庞中鹏;日本能源外交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8 王彦军;日本劳动力技能形成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钟放;文化视角下的稻盛经营哲学与企业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锦红;贸易摩擦对战后日本崛起的影响研究:效应与机理[D];辽宁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秀丽;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日本当代基础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于义凡;简论何新的新国家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谭轶;经济文化与经济发展[D];暨南大学;2007年
4 钱前;日本人口少子化趋势及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真贤;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4年
6 杨艳;吉田茂与战后日本的重建[D];湘潭大学;2006年
7 吴朝美;试论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的文化输出及其对我国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嘉;日本第二次教育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杨蕾;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时期的都市计划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王美玉;关于对人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使用情况的考察[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鸿斌;日本在下滑隧道中加速[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韩国《朝鲜日报》 鲜于钲;韩国将迎来赶超日本的一天[N];世界报;2008年
3 黄有光;日本经济与日本人的快乐指数[N];南方周末;2005年
4 陈鸿斌;日本“一亿中产”陷入“滑梯社会”[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撰述;日本经济尴尬的复苏之路[N];亚太经济时报;2006年
6 张利军 摘译;当前日本的社会意识形态[N];社会科学报;2005年
7 郎楷淳;日本:振兴旅游业机不可失[N];中国旅游报;2007年
8 程涛;日本股灾启示[N];中国经营报;2008年
9 [日]伊藤诚/著 黄芳 查林/摘译;日本经济的结构性困境[N];社会科学报;2005年
10 金柏松;安倍经济政策:重振日本经济的战略考量[N];国际商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