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语篇连贯的多视角研究

李更春  
【摘要】:关于语篇连贯的研究由来已久。语言学界围绕这一课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些学者从形式衔接角度来研究连贯现象,试图找到语篇连贯的语内体现。与此同时,有些学者注意到仅仅从语内角度研究语篇连贯的一些不足,并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了语篇以外的一些因素,如会话原则,听/读者的认知操作。实际上,连贯是一个多纬度的概念,需要从形式的、语义的、语用的和听/读者的认知操作等角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以获得对语篇连贯的统一性的认识和把握。我们不仅要从文本本身出发对连贯现象进行静态的研究,也需要从语篇使用者如何解读语篇连贯性的角度进行动态的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斌;英语语篇的主题连贯性刍议[J];现代外语;1989年04期
2 赵晓寰;;试论语篇的连贯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3年03期
3 吕公礼;语篇连贯性的语言适应论研究[J];外语教学;1994年04期
4 朱永生;衔接理论的发展与完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5 苗兴伟;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3期
6 李先进;英语写作中语篇的连贯性初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严世清,董宏乐;语篇连贯的新视角[J];山东外语教学;1999年03期
8 侯万春;衔接理论纵横谈[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王文忠!471003;文学语篇中的文化空白与连贯性的实现[J];中国俄语教学;2001年01期
10 刘玉梅;英汉语篇语料分析:衔接显化、语域与语篇连贯[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萌;主位推进与语篇连贯[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梁;非典型性语篇连贯的认知语言学诠释[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普香岚;应用图式理论对高中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齐秀坤;篇章模式理论与学生作文的语篇连贯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佘晨光;交替传译中的语篇连贯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李更春;语篇衔接与连贯及其应用[D];天津理工大学;2005年
7 谢伟英;析英汉翻译中的语篇连贯[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8 申国岩;叙述性事件序列中的动态心理表征[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畅;搭桥参照与语篇连贯[D];西南大学;2008年
10 于杰;语篇连贯的言语行为转喻视角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