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子宫内膜癌术后外照射放疗危害大

【摘要】: <正>在线发表了荷兰的医学研究结果,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骨盆外照射放疗(EBRT)与患者长期存在泌尿道和肠道症状(如尿失禁、腹泻等)显著相关,还与患者的躯体活动功能(PF)及活动功能限制情况(RP)评分低显著相关。EBRT治疗15年后这些相关性仍存在。因此,尽管术后辅助EBRT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局部复发率(5.8%对15.5%),但对于存在中低级子宫内膜癌风险的患者,应尽量避免EBRT。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笕青;国家癌症资料基地有关子宫内膜癌的报告[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6年06期
2 付占昭,邹玉环;综合治疗子宫内膜癌24例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3 丘仑兴,李诚信;子宫内膜癌的放射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年04期
4 辛风霞;李万胜;;子宫内膜癌的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16期
5 Berman ML;杜建秋;;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与预后[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1年06期
6 王玲!200070上海,吴宇芬!200001上海;青年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1999年03期
7 高雪;温玉库;;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07年19期
8 张志毅,吴小华,胡影;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1996年04期
9 李联昆;子宫内膜癌的化学药物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年04期
10 田芬;张莉华;卢静;;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研究[J];河北医药;2009年03期
11 刘俐;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表现及治疗[J];浙江肿瘤;1999年01期
12 薛凤霞;;子宫内膜癌的腹膜细胞学[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9年01期
13 王波;子宫内膜癌初次手术后复发的有关预后因素[J];现代妇产科进展;1995年01期
14 Haddad L;Amsterdam A;D.S. Chi;张旸;;子宫内膜癌并卵巢癌患者呈现副肿瘤综合征时的乳糜泻[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10期
15 曾兴炳;子宫内膜癌的单纯放疗[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4年01期
16 朱兰;子宫内膜癌的血管生成因素:一种新的预测预后的指标[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7年02期
17 杨心凤;联合手术、放疗加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30例分析[J];江西医药;2001年05期
18 于哲夫;;酷似伴有炎症的乳腺肿瘤的子宫内膜癌乳房转移[J];国际外科学杂志;1987年04期
19 王禾;吴葆桢;;子宫内膜癌的药物治疗[J];中国医刊;1989年06期
20 王玲,吴宇芬;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的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修贵;徐云;;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现状及进展[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谢阳桂;;TVCDS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分期的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届全国妇产及计划生育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王倩;李从铸;张灏;;PELP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A];2011医学科学前沿论坛第十二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叶大风;钱建华;谢幸;;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绒癌一例报道和文献复习[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金利娜;吴鸣;孙晓光;;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24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钱荣华;王永来;;HIF-1α及PHD1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意义[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周永进;;59例老年子宫内膜癌单纯放射治疗及护理体会[A];全国第八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李蒙森;马海艳;周显礼;;三维超声联合TUI技术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李玉明;崔艳秋;赵艳芝;姬广聚;;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TK/GCV系统治疗子宫内膜癌实验研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10 袁鹰;鲁梅芳;王蓁;;肥胖并子宫内膜癌病人腹部脂肪组织芳香化酶mRNA的表达[A];全国首届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展红;雌激素硫酸转移酶和甾体硫酸酯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2 吴飞;性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及术后HRT安全性循证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梁淑美;ALCAM在子宫内膜恶性转化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1年
4 曹冬焱;早期子宫内膜癌及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范艳艳;叉头框C2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及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邓新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ACH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2年
7 杨清;子宫内膜癌中PTEN/PI3K信号转导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8 顾超;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颖煌;尼古丁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系细胞增殖及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2年
10 王梅;2-甲氧雌二醇对子宫内膜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娜;子宫内膜癌免疫组织化学及临床病理特征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刘宁;子宫内膜癌雌、孕激素受体、P53表达及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凯;S100A9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10年
4 冯坤;RRM2作为人子宫内膜癌治疗靶点的体内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汪春燕;LRP1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泸州医学院;2010年
6 高会影;NQO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7 郭明华;IGFBP-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吕旻彦;子宫内膜癌中IGF-1的表达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司晓辉;血清YKL-40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价值初探[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段治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血流参数及其与MVD的相关性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慕欣;子宫内膜癌诊治观点[N];医药经济报;2010年
2 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 王素美;防子宫内膜癌先瘦身[N];健康时报;2009年
3 徐望红;肥胖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相关[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北京 刘朝晖;哪些人要警惕子宫内膜癌[N];家庭医生报;2003年
5 刘朝晖;子宫内膜癌爱“盯”哪些人[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本期专家:刘朝晖教授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九大人群警惕子宫内膜癌[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7 王秀春;子宫内膜癌“招”谁[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海蕴;十类人群易患子宫内膜癌[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9 于斌;子宫内膜癌青睐谁[N];大众卫生报;2004年
10 衣晓峰 靳万庆 本报记者 孙 理 通讯员;子宫内膜癌“盯”上老年人[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